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骑砍三国之御寇 > 113、临淄(三)

113、临淄(三)

113、临淄(三) (第1/2页)

接近四十万的流民大军,排着乱哄哄的队列,在联军各势力的指引下。
  
  经过两三日的时间,终于抵达到了临淄城。
  
  对于王政来说,穿越到这个时代,本该是没什么建筑能让他产生什么诸如震撼的想法了。
  
  毕竟前世见惯了高楼大厦。
  
  但是临淄依旧让他意外到眼中闪过一丝惊色。
  
  古代的一个州治县,便到如此地步了?
  
  他惊讶地是在这点。
  
  之前从未亲至此城,不过是远远望了几眼,只是瞅了个大概。
  
  如今看的真切,他确实产生了疑惑。
  
  只能说一个历史小白,自然不知道临淄这个城市代表了什么。
  
  在东汉以前,这个工商业发达的城市曾长久占据过中原最大、最富庶的宝座。
  
  春秋,齐桓公时,临淄居民已有四万余户,人口二十多万。
  
  战国,齐宣王时,临淄居民已达七万余户,保守估计常住人口接近五十万以上。
  
  到了西汉初期,更夸张了...
  
  当时的京城长安也不过仅有八万户,而临淄却户口过十万,人口过百万,号称“巨于长安”。
  
  此地,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
  
  不是皇帝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和疼爱的儿子,是不会被封到临淄为王的啊。
  
  此城之富饶雄壮,可见一斑。
  
  即便是如今的东汉末年,乱世之下,烽火侵扰,战乱不休,相交其巅峰,临淄已逊色了不少。
  
  却依旧保留了“汉之五都”的不少风华。
  
  它还是此时东汉甚至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
  
  这样的城市,连王政都露出惊叹,遑论他人了。
  
  还有那最宽处近十八米的护城河,高十几米的城墙...
  
  如此的巍峨雄姿,除了多次造访此地的徐和外,几乎所有义军首领都被震撼到了。
  
  便是于禁张饶这等见多识广之辈,也不能幸免。
  
  离攻陷西安县也有几日了,加上青州此时大部分的反贼这段时间都在不断往这里聚集。
  
  临淄城的徐宣又不是瞎子,自然也早早做出应对措施。
  
  如今面对北方的三面城墙上,隐约可见摆满了各种器械。
  
  密密麻麻的旌旗、刀枪、箭矢、滚木、礌石...
  
  还有最令人胆寒的十几具抛石机、床弩...
  
  “咱们要进攻的...居然是这样的重城吗?”
  
  按道理,众人之前已被王政徐和科普过了,该有了足够心理准备。
  
  只是毕竟耳听为虚...
  
  亲眼目睹又是另一回事了。
  
  这几股造反势力的首领们,此前虽有些许的心思浮动,却尚无彻底气馁。
  
  毕竟每个人起事至今,大多都攻破了不止一座城池。
  
  说起来,单论攻城数量,王政恐怕是这七八家里最少的一个。
  
  可到了现在...
  
  还没真正开打,已经有不少人心里出现了动摇。
  
  如陈皎这种有点心眼的,更向着不如再去攻破几座县城,裹挟多点流民再来攻的打算。
  
  只是当他强笑着提出这意见时,王政和徐和同时淡淡地看了他眼,便当没听见。
  
  陈皎却再也不敢说话了。
  
  那四道目光竟比城头上明晃晃的兵器还要令他遍体生寒。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也识趣不再提类似的话题。
  
  在徐和的推动下,四十万余流民缓缓就位,将临淄城紧紧合围。
  
  单是这第一步,已差不多用了一天时间。
  
  公元前221年,西秦大军高歌猛进临淄,齐王不战而降,代表了战国时代彻底地结束。
  
  从此大一统的概念延续千年,深入每一个天朝人的灵魂。
  
  甚至带来了地球上独一份的统治者评判标准。
  
  只有天朝的历代君主,会被后世用大一统王朝和割据王朝来分开评价。
  
  时隔近四百年,又一个名政的人带领着军队,兵锋戟指临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