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水浒新秩序 > 第八十七章 苍生之事付鬼神

第八十七章 苍生之事付鬼神

第八十七章 苍生之事付鬼神 (第2/2页)

疑心生暗鬼。
  
  赵桓本就是缺乏自信又没有定力的人,登基后接连不断地遭受挫折和打击,更让其人严重怀疑自己所有的判断。
  
  这种心态反映在治国上,便是朝令夕改,甚至“朝令午改”。
  
  比如在抗同还是乞和的大方向上,完全没有一以贯之的政策,始终摇摆不定。
  
  一些精明的臣子逐渐认识到皇帝的暗弱无能,入对时,便有意识在关键话题上加重语气,施以危言。
  
  还别说,这种话术效果颇为有效。
  
  赵桓被孙傅的气势所慑,顿时有些怕了。
  
  其人想到了惨死在暴民手中的内侍,君权天授,若失去了天命庇佑,赵氏子孙还能剩下什么?
  
  “孙尚书,朕,朕怎,怎会有疑天之意?”
  
  孙傅只想说服皇帝,趁机献上破敌之法,并没有在赵桓面前耍威风的愚蠢心思,当即缓和了语气,送上马屁。
  
  “陛下敬天之诚日月可鉴,法祖之信万民皆服,上天因而降下奇人异士,助我朝打败强敌,中兴大宋!”
  
  赵桓有些跟不上孙傅的思维速度,大宋都快灭了,其人只求正乾皇帝退兵,哪里还敢奢望打败强敌,中兴大宋?
  
  等等!
  
  孙尚书如此言之凿凿,莫非——
  
  “莫非,孙卿真有对抗同军之法?”
  
  “臣没有,但京中异士有!”
  
  为了增加自己话语的说服力,孙傅又加重了两分语气。
  
  “天地万法相生相克,我朝便有龙卫军军士郭京,曾在梦中得天神点化,获六甲正法,专破同军火炮这类邪意妖法。”
  
  孙尚书的话神神叨叨,赵桓其实有些不大相信,只因害怕对方又拿天命说事才不敢质疑,乃试探道:
  
  “六甲正法要如何施展?”
  
  孙傅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一张锦帕,交由殿中内侍再转递皇帝。
  
  赵桓疑惑地打开锦帕,只见上全是各种密密麻麻的图案和符号,完全看不懂。
  
  “孙卿?”
  
  孙尚书卖弄了这么久,等的就是这一下,自然不能露怯。
  
  要想说服皇帝,必得先说服自己,其人再度提高了一分音调,语气激昂。
  
  “陛下,此乃郭京进献六甲图阵,施展此法,须得先得聚齐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年命皆合六甲者。可一旦施法成功,莫说破敌斩将,便是生擒大同伪帝,也不在话下!”
  
  大宋灭国在即,确实没有什么不可以试一试。
  
  孙尚书的话很有诱惑力,可生性多疑的赵桓依然不敢相信这等匪夷所思之事,乃以听不懂为由搪塞。
  
  孙傅不愿放弃,稍晚又带郭京进宫参拜皇帝。
  
  直到这位梦中得授神法的神人当面讲解了自己的神通精妙,赵桓这才信了几分,当即授郭京以官职,并赐金帛数万,许其使自募道兵演练神法。
  
  数万金帛对普通百姓来说,自然是几辈子都花不完的天文数字。
  
  可对富裕的大宋王朝来说,就不算啥了。
  
  赵桓明显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竿子再说的心态,多手准备,终归不是坏事。
  
  但孙尚书为国操劳,不可不赏。
  
  次日朝会,赵桓便诏以兵部尚书孙傅为尚书右丞同知枢密院事,又以御史中丞曹辅为佥书枢密院事,以加强朝廷军事机构的力量。
  
  下午,南阳府各地清野的结果终于汇总到了御前。
  
  情况很不妙!
  
  清野过程中,有军卒和刁民趁机抢劫财货,甚至伤人性命,造成了大面积的混乱。
  
  禳东巡检龙清等人相继捕杀三百余人,混乱稍歇,但还没有彻底平息。
  
  同军今年初打到临安城下,都没有祸害大宋百姓,反而是大宋自己的官府和军队烧毁京城附近的民房,百姓对怨恨可想而知。
  
  得知各地的情况后,赵桓怕了,赶紧降旨急命各地停止清野,通过清野而获得抗同意志坚定的百万军民之策宣告失败。
  
  而到了这个时候,大同正乾皇帝御驾亲征大军已出开封府的紧急军情也终于送到了临安城中。
  
  大宋皇帝惊恐万状,不敢把生死寄托到会六甲正法的郭大仙身上。
  
  看不见的仙法神通说得再天花乱坠,也不及能看见的兵卒靠谱。
  
  其人急忙下诏,以京兆府路安抚使范致虚为陕西五路宣抚使,令其不要再管正在进攻怀德军的夏人,速速督率勤王大军入援南阳。
  
  大宋朝堂四处漏风,这边皇帝才下诏命范致虚带兵勤王,那头紧急军情便泄露到了民间,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新任南阳府尹何矯还算尽责,捕杀了十几个散播谣言者,并奉皇帝之名,在城中树榜募兵,这才稍稍安定人心。
  
  在此期间,门下侍郎耿南仲也匆匆赶进宫内,请求皇帝诏谕康王尽起京西北路兵马,入卫京师。
  
  源于对前朝频繁兵变的黑暗记忆,大宋王朝对掌兵之人防范极严。
  
  不过,真正被朝廷防得最死的,反而不是军头将门,而是宗室。
  
  近支宗室,皆入籍严管,绝不可授予实缺,更不可能任其掌兵。
  
  有机会问鼎皇位的亲王,更是防范得重中之重。
  
  若在平日,耿南仲绝不敢提这个掉脑袋的建议。
  
  但大宋危在旦夕,皇帝赵桓焦头烂额,都快忘了自己还有个代朝廷北上乞和的弟弟,哪里还有精力去想坚持议和的耿相公为何突然转变立场?
  
  老九北上之后,就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
  
  他如果没有死在乱军之中,就只有两种情况:要么被同军扣住,要么已经深入敌后,圣旨能否传到其人手中都是两说。
  
  而且,同军进军的速度极快,这个时候再诏谕赵构起兵入卫,实际上已经晚了。
  
  但大难临头,正在对抗夏人的陕西兵马都可以抽调,都快渴死了,还怕饮鸩?
  
  让赵构在敌后起兵是步好棋,成与不成,都能牵制同军的兵力。
  
  赵桓仅仅犹豫了片刻,便同意了耿相公之请,下旨授予康王起兵勤王之权。
  
  阅读网址:,感謝支持,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手机网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