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暗战!
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暗战! (第2/2页)“张扬这能行吗?”
“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面对张扬的反问,杨涛也是陷入了沉默,虽然他对张扬计划的可行性有所怀疑,但是奈何现在时间紧,任务重,他此时此刻也是没有更好的办法。
所以迟疑过后,杨涛也是不再犹豫一咬牙说道:
“行!那就这么干了············”
···············
···············
易京古府
书房中古三思看着手中的卷宗,神情也是变得有些惆怅,就在这个时候房门被推开,一个风姿绰约的女性走了进来,此人正是古三思的如夫人陈婉婷。
陈婉婷看着丈夫一脸的愁容,也是不由开口问道:
“刑部那边怎么说?”
古三思摇了摇头道:
“还是没有什么进展!”
陈婉婷听到这个答案也是有些失望,但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问道:
“易京府衙那边呢?”
“他们同样是一群草包加饭桶,他们就是要盯着大德昌商号,盯着孙文恒做文章,要不是我施加了压力,恐怕他们现在早就找个替死鬼把案子顶上了!”
说到这里古三思脸上也是浮现出些许嘲讽和不屑。
见此陈婉婷也是安慰道:
“这也算正常,毕竟要真是慕容家那帮人干的一定是干的非常干净,府衙那边儿抓不到也属正常?”
听到陈婉婷这么说,古三思没有说什么,只是再次叹了一口气·············
见此陈婉婷只能是问道:
“崔绍那个老狐狸没有问什么吗?”
古三思苦笑着说道:
“崔绍这个老狐狸老奸巨猾,我能想到的东西,他自然也能想到,所以你说他为什么按兵不动,一副事不关己置身事外的架势。”
听到丈夫这么说,陈婉婷也是不由反问道:
“崔绍是想让你出手?”
古三思苦笑着点了点头,眼下崔绍身体健康继续下滑,已经不在内阁当值就已经说明了问题,以古三思对陛下的了解,陛下此次视察过后,返回易京很有可能会正式任命崔绍为内阁首辅,这在标志着崔绍成为百官之首,同时也意味着崔绍即将退出大乾的ZZ舞台。
而崔绍的继任人选,整个大乾朝堂都认为是二选一,两个可能人选分别是吏部尚书古三思以及江淮巡抚慕容玉良!
那天内阁当值的时候,古三思接到了慕容玉良送来的奏本,那个时候看到奏本意识到万福票号真出了问题的他,立刻就是有了拿这件事情做一做文章,给慕容玉良抹抹黑,好降低慕容玉良在陛下心中的分量,让自己在这场首辅争夺战中占据一个优势地位的想法。
虽然有这样的想法,但古三思觉得自己直接出手的话,显得有些刻意,会有弄巧成拙的风险,所以为了规避这个风险,他原本是想要静观其变,等着崔绍出手的,毕竟慕容玉良和崔绍关系更是不睦,慕容玉良作为奉武军元老迟迟没有进入中枢,关键就在于崔绍在中枢,所以慕容玉良只能是避其锋芒············
但是古三思没有想到,崔绍仿佛是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攻讦慕容玉良的机会,所以眼看着崔绍迟迟不动手,古三思也是不忍放弃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只能是自己出面向刑部施加压力。
古三思本想在自己的引导下,刑部那边能够把调查的矛头对准慕容玉良,狠狠的挖一挖慕容家的那些黑料,把慕容玉灵搞得灰头土脸,声名狼藉,这样一来,慕容玉良也就不能跟他竞争首辅的位置了!
但是刑部,易京府衙的那帮人,始终是把调查的对象瞄准为孙文恒和大德昌,虽然孙文恒是慕容玉良推荐下来的,调查孙文恒也算是间接把慕容玉良拉下水,但是这么做毕竟没有直接调查慕容家效果好.
而古三思也是不想直接授意刑部去调查慕容家,那样做实在是太过刻意,容易被人指摘。
事已至此古三思虽有心推动,但是却没有什么着力点,所以现在事情也就陷入到了一个两难的地步。
如今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中,古三思也是想明白了崔绍为什么迟迟不动手了
第一,崔绍知道这件事情没有太好的着力点,很难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崔绍明白自己的心思,他知道自己更坐不住,所以他才沉得住气············
想到这里古三思也是有些后悔自己着相了,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仔细思考就匆忙行事。
此时陈婉婷也是看出了古三思的后悔,旋即也是安慰道:
“三思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谁也不能预知未来,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不管怎么说,孙文恒也是慕容玉良举荐的,现在万福票号出现这么大的事情,他慕容玉良也是难辞其咎,依我看他慕容玉良这次怕是很难过关了!”
听着陈婉婷的话,古三思摇了摇头说道:
“慕容玉良很了解陛下,他知道陛下最看重什么,眼下孙文恒虽然没有抓回来,但我想万福票号的亏空他应该已经补上了,这样一来事情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而且慕容玉良非常擅长搞经济,他这几年在江淮地区做的很好,每年上交给朝廷的税费都在增加,这就是他最大的依仗!”
听到丈夫这么说,陈婉婷有些迟疑的问道:
“那赵大海可说万福票号有一百万两银子的亏空?”
“这个赵大海和孙文恒关系紧张,为了夸大事情的严重性,夸大亏空的金额是正常的事情,当然慕容玉良说亏空只有三十万了也大概率是假的,如果我要是没猜错的话,万福票号的亏空应该在五六十万两银子左右!”
“五六十万两虽然不少,但是以慕容玉良在江淮的权势,真要是想凑的话不是不可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