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可怜虫
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可怜虫 (第1/2页)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客观来说,望月洋子的境遇其实还是不错的。
更多的普通人需要面对的是更加严酷的困境和更为凄凉的处境。
因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平庸本身就是一种罪,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望月洋子这样才貌兼具,具有马上就能变现的能力的。
真正惶惶不可终日,彻底变成丧家之犬的是那些上了年纪,又没有任何技术和能力优势的平庸之辈。
他们才是社会真正的弱势群体,是这个泡沫时代的牺牲品。
…………
1990年11月26日一早,皮尔卡顿日本株式会社。
已经不再是谷口主任的谷口常务,如同每天一样坐着公司配给的专车来上班了。
其实经过了将近半年时间的适应期,他已经习惯了现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节奏。
可这一天,他一走进公司的大门,还是发现了异样的光景。
因为公司前台附近几乎都是人,有站着的,也有坐着的,至少十几个人静候在门口,其中不乏有谷口先生看着感觉有点熟悉的面孔,个个愁眉苦脸。
当前台小姐看到走进公司的谷口,一个鞠躬行礼“常务,早上好。”
这些人就如同池塘里被投食者吸引的鱼一样,马上争着挤着,主动凑上前来把他围住,充分流露出了迫切想要上来攀谈的欲望。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谷口常务被吓了一跳,连忙问前台小姐,“这些人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这里?”
“他们都是公司以前的职工”
“以前的职工?”
“是的,就是长谷川社长离开时,也跟着离职的那些人……”
“那件事不是已经解决了吗?难道补偿没发够?”
“不是的,这些人都是来重新求职的。他们都希望还能回到公司工作。福田社长已经知道此事了,不过他的意思,还是希望由您来处理此事。”
听到这里,谷口登时醒过味儿来。
毫无疑问,大概是因为当初这些人的离开是宁卫民批准的,福田荣生怕处理不妥让宁卫民不满,这件麻烦事才会交给他来处理。
毕竟他在公司的角色就是替宁卫民监督公司运转的,好像也只有他做这件事最合适。
于是没办法,谷口知道今天自己怕是没办法享受清闲了。
唉声叹气了过后,他也只能尽力打起精神,吩咐前台把一间会议室准备好,准备亲自接待这些人,。
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通过一一去了解这些人的具体诉求,谷口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所有人确实是遭遇了灾难性的打击。
每一个人都是被生活逼到几乎无路可走的倒楣蛋。
他们的态度也谦卑到了无以复加。
其中尤其有一个叫做广濑良次的人,最令谷口主任同情。
这个家伙原本是服装厂的办公室主任,七百二十万日元的年薪养活妻子和三个儿子虽然并不算多,但也足够了。
他们一家还买了一栋位于世田谷区的团地住宅。
尽管没有谷口买的那么早,但不出意外的话,1992年也同样彻底完房贷了。
原本可以过着是不算富足,但却相当稳定的小日子的。
但千不该万不该,广濑良次不该自诩为长谷川英宏的亲信,因为原社长的离开而闹罢工。
更不该的是,从公司离开拿到了一千万的离职补偿金后,他不但没有留下足够保证生活的钱,反而中邪似的相信了社会“投资养老”的谎言,进行了这辈子最大的一场豪赌——把这笔养老钱的大部分,加上找银行借贷的一千五百万日元,都用于去购买了一块东京远郊的土地。
毫无丁点的风险意识的他,一心只想着财富会滚滚而来,坚信东京城市范围用不了几年就会扩大到那里。
结果肉没吃到嘴里,反而挨了一顿痛打。
要知道,当日本房市开始雪崩的时候,最受伤的就是他买的这种边缘地带的土地。
实际上,当下东京市区的房价平均下跌百分之十几,银座只跌去了百分之六,而他购买的土地却已经宛如雪崩似的下跌三成多了。
不客气的说,对他而言,不仅是旧债未偿,又添新债,关键是从资产净值的角度来看,他这次投资不动产的本金已经几乎归零了。
这还不算,关键是即便是他想卖,现在也根本没人愿意来接盘了。
真要是能以一半的价格成交,他都烧高香了。
想想看吧,如果他买的是股票,怕现在已经快到强制平仓线了。
就这样的日子还让他怎么过啊?
当广濑良次意识到不但房子的贷款出了问题,三个儿子的学费无以为继,甚至就连给妻子的家用自己都拿不出的时候,他真是想上吊的心思都有了。
什么叫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这就是。
追悔莫及的广濑良次只感到自己生活好像是在一夜之间就从美梦变成了噩梦。
他根本就琢磨不明白,怎么事情突然就不太一样了呢?
不管怎么样,为了支付维持整个家庭正常运转的账单,他就只能厚着脸皮跑回公司,低声下气的乞求重新获得一份工作。
在他的心里,其实认为获得公司原谅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尽管自己在公司更换社长的重要时候,做出了愚蠢的选择。
但他不是一个偷奸耍滑的人,一直都是个工作努力,勤劳本分的人啊!
这么多年在公司工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更何况日本社会的整体价值观也是偏向于对职工权益的保障。
为了社会的稳定,政府一直都比较偏袒职工,而希望企业能够多担负一些责任的。
他因此就存了一些指望,认为自己只要放弃自尊哀求,再适度降低一些薪金要求,公司碍于名声,很有可能会重新接纳他的,否则就要多少承担“不义”之名,有损声誉。
不得不说,他这想法倒不是完全不切实际,从日本社会的特性来说的确是这样的。
许多企业对于这样的道德绑架都没有什么好办法。
而且他的卖惨对于谷口就非常有效,很能博取同情。
非要说原因的话,或许是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年龄相近,家庭也相似的缘故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