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二百四十三章 余晖与晨光
四千二百四十三章 余晖与晨光 (第1/2页)车队驶离靶场时,夕阳正把戈壁揉成一滩熔金。“天枢”电磁炮的炮管还斜斜指着天空,余晖顺着炮身的焊接纹路往下淌,像给那十五米长的钢铁脊梁镀了层暖甲。张副总把折迭望远镜别回腰间,指节蹭过镜筒上的细沙——那是刚才观察时,被风卷到镜片上的戈壁颗粒,此刻已经被体温烘得温热。
“刚才‘天权’拦截靶弹时,我数了数炮口焰,”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点少见的兴奋,“十二发,弹着点全在靶弹的制导舱,这精度比防空导弹还狠。”
吴浩正低头看李默发来的实时数据,闻言抬头笑了笑:“您没注意到炮管上的冷却槽?六管转膛每转一圈,内置的氦气冷却系统就会喷一次雾,能把炮管温度控制在380℃以下。以前试射时,炮管打热了会形变,弹着点能偏出半米,现在哪怕连续打三十发,误差也超不过十厘米。”
周院士靠在车窗上,目光追着远处渐暗的靶区烟尘,忽然问:“李默总工刚才说,‘天枢’的舰载版已经预留了055的安装空间?”
“是,”吴浩调出平板上的舰载模型图,屏幕在夕阳下泛着淡蓝的光,“海军的设计院上个月刚发来适配方案,我们把陆基版的供能系统压缩了40%,用了新型的钇钡铜氧超导带材——就是小林他们团队熬了三个月搞出来的那种,韧性比原来的高倍,能弯成直径半米的圈,刚好塞进驱逐舰的甲板舱。”
他话没说完,副驾驶座上的高野忽然接了个电话,语气瞬间放软:“妈,我这礼拜回不去……对,电磁炮测试刚完,下周还要跟海军的人对接舰载参数……您让妹妹把我那件灰色毛衣找出来,戈壁晚上冷。”挂了电话,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妈总担心我在这边冻着,其实基地宿舍的暖气能把袜子烘得发烫。”
周院士闻言笑了:“年轻人在外搞事业,家里总是最牵挂的。你们李总工,刚才讲技术时眼睛亮得像灯泡,我却看见他眼底的血丝——昨晚熬了通宵吧?”
“何止昨晚,”吴浩叹了口气,指尖在平板上划过一张照片,是凌晨三点的主控塔控制台:李默趴在键盘上打盹,头歪在显示屏旁,屏幕还亮着超导线圈的热斑分析图,手边的咖啡杯空了,杯底沉着层冷掉的咖啡渣,“为了解决超导线圈的热斑问题,他带着小林他们在低温实验室待了整整四天。实验室里温度零下196℃,穿三层防寒服都能冻透指尖,小林为了测线圈电阻,把手套摘了,结果指尖沾到液氮,起了好几个水泡,还笑着说‘就当给技术留个纪念’。”
说话间,车队路过一片临时搭建的板房。板房的窗户没关,能看见里面的科研人员正围着一张长桌吃饭,不锈钢餐盘里盛着黄澄澄的手抓饭,上面卧着个煎得金黄的荷包蛋。“那是电磁炮的供能团队,”高野指着板房上的牌子,“‘固态氟盐冷却组’,上个月反应堆测试时,他们在板房里住了二十天,连洗澡都得去三公里外的生活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