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老王,过来捞我!
第17章 老王,过来捞我! (第1/2页)腊月初三清晨,长乐县公安局刑侦队办公室的宁静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撕碎。
“我秦建国。”
秦建国抓起话筒,听筒里传来东郊派出所长钱辉急促的声音:“秦队,东郊南官河发现尸块,请你们刑侦队尽快过来。”
秦建国猛地站起身,脸色凝重:“保护好现场!我们马上到!”
他放下电话,抄起桌上的警帽,大步流星地冲出办公室,吼声在走廊里炸开:“刑侦队所有人,有案子,紧急集合!”
这话是说给楼下技术队听的,而刑侦队办公室此时已经像被按下了启动键的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
赵康喝茶被烫到了嘴,直接吐了出来,立即起身整理仪容,带警帽,检查配枪。
陈磊、陈年虎立即放下了手里的油条,急忙擦手,迅速跑下楼检查警车并发动热车。
张正明也不扫地了,扔下扫帚就追了上去。
技术队那边,法医王爱民则带着队员们拎着勘查箱等专业工具匆匆而来。
李东也跟在了后面。
这种大案现场原本根本轮不到他这个协警跟着,但显然不管在秦建国眼里还是王爱民眼里,他都不是普通协警。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个月,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想压一压他的锐气,他的事情并没有在局里流传开,仅限局长和刑侦队的人知道。
局里的其他人都只当他是寻常一个新来的协警,就连政工科,也只是因为秦建国的亲自带领办手续,而觉得这小子肯定有点背景。
自然而然的,平常的各种跑腿是少不了的,在技术队办公室里还好,没人会使唤他,大家对他都很尊重,但走在路上,好像不管谁见了都能使唤两句,尤其是一楼指挥中心的于大姐,也不知道是不是稀罕他这么个帅小伙,有事没事就喜欢使唤他干这干那。
对此,李东倒也没当回事,跟谁都是笑嘻嘻的,让跑腿就跑腿,让搬东西就搬东西,从无怨言,这让其实一直在暗中观察的秦建国大跌眼镜。
他还以为这小子要炸毛,要找他诉苦,谁知道这小子不仅能力强,人情世故竟也颇为练达,结合他还没满十八岁的年龄,老秦同志不由生出一股强烈的怜爱之心…这孩子是孤儿,以前是受了多少的苦,才能懂事成这样?
不用再刻意打压磨砺了,这孩子已经成材了。
他舍不得了。
很快,警车呼啸着冲出公安局大院,刺耳的警笛声划破了小县城清晨的宁静。
李东坐在后排,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座椅,面色凝重。
记忆中的案子……终于来了。
不知道这次有了自己的参与,能不能破掉这起悬案?
当然,他也知道,没有哪个警察敢说能百分百破掉一个案子,他也是一样。
尤其是那些悬案,破不了,肯定有当时破不了的道理,并不是说他这个省厅专家参与进来了,就一定能破,他自问没这么牛逼,只能说尽力而为。
作为一个老警察,他非常明白“置身事外”的道理,不会给自己施加压力,实在破不了也没办法,要是破不了案就觉得内疚,有负罪感,那办不了几个案件,人就得抑郁。
关键在于这个“尽力而为”的尺度,有的人走完程序就觉得已经尽力而为了,但有的人不到山穷水尽,就不会放弃。
因为曾经淋过雨,所以李东属于后者。
他不保证一定能破案,但一定会竭尽全力,不让凶手逍遥法外。
很快,警车抵达目的地。
东郊南官河的下游地段,河道边,派出所的民警已经拉起了警戒带,远远就能看到河边围了不少早起看热闹的群众,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警戒带外面,一个脸色惨白的中年男人正被两名民警陪着,正是报案人。
县卫生院的医生刘国华。
警戒带里面,河道旁,一个敞开的蛇皮袋,里面隐约可见深色油布包裹的不规则物体,两名最先接警的民警在旁看守,都掩住了口鼻,显然里面正散发着令人无法忍受的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