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李局
第8章 李局 (第2/2页)顺利逃掉之后,他自己都在心里犯嘀咕,奇怪于警察怎么查不到他,看到新闻后更是惊讶警察竟然找人给他顶了罪。
也正是因为这次的轻松过关,让他对违法犯罪没了畏惧之心,养出了后来再度杀人的胆子。
看到这份口供的时候,李东当时的心情是复杂的。
觉得讽刺,觉得荒诞,觉得愤怒。
意难平。
就因为去要了个债,这么简单的一个案件,吴勇这么个玩意儿,阴差阳错之下竟让他白白蹲了六年大牢!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天意弄人。
言归正传。
这份口供真的很模糊,只有大概的犯罪事实,不论是杀人的细节,还是杀人后逃跑的细节,几乎全都没有。
吴勇去安兴县的哪里过了一夜?
还有明明大丰县更近,吴勇为什么舍近求远去了安兴县?
这些都没有进一步的后续。
但这并不妨碍李东据此进行一些猜测。
去安兴县哪里过夜暂且不提,吴勇为什么舍近求远?
或许因为安兴县有熟人可以投奔?
毕竟前世可没有打草惊蛇,除非有特殊原因,他没必要舍近求远。
既然如此,这次尽管受了惊,他大概率还是会去安兴县。
若真是这样,哪怕今晚阻止不了他逃离本县,明天安排人在安兴县长途汽车站蹲守,说不定直接就能逮到他!
可关键是,这些都没法往外说啊……
李东终于感受到了重生者的苦恼。
明明知道一切,却只能憋在心里,这太痛苦了!
不过李东转念一想,虽然不能直说,走迂回路线,引导引导还是必要的。
按照这个年代的办案思路,师父接下来的安排应该是在继续封锁全县要道的基础上,重点根据画像紧急排查犯罪分子的身份,并不会追求对全县的真正封锁,因为这根本不现实。
犯罪分子完全可以不走正道,通过田地,甚至河道,偷偷跑出去。
想要彻底堵死犯罪分子跑出去的所有道路,人手增加十倍都不够!
可往往犯罪分子就是这样逃了出去,即便身份被确认,甚至指纹被采集,但人已经跑了,这个年代还没有全国指纹追逃系统,dna技术更是连影子都没有,换个地方,改名换姓,啥事没有。
这也就造成了这个年代命案的破案率普遍不高,大量犯罪分子在本地犯事后潜逃外地,直到1998年建立全国指纹追逃系统,这个难题才得以有效解决。
1999年,全国指纹追逃系统统一上线后,一年就抓获了约23万名在逃人员。
现在才1990年,还早得很,所以绝不能让吴勇逃了,否则再想抓他,可就难了。
最关键的是,一旦他逃了,案子三天破不了,移交市局后,谁也不知道办案人员会不会推翻一切,简单粗暴地利用现有证据,给自己定罪。
不是李东把人想的太坏,按照现在的办案意识和水平,这并不违规。
案子总要结,明明有指向清晰的杀人嫌疑,尽管出现了重大疑点,谁又能站出来保证凶手一定不是他李东,更有嫌疑的跑了,嫌疑相对略小的他难道就这么放了吗?
不可能的,轻易放人反而才是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