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喀什的云朵 > 第七章 卖个好价

第七章 卖个好价

第七章 卖个好价 (第1/2页)

团结村如火如荼的棉花采摘一直持续到了十月底。
  
  随着吴叔一家向老艾和小麦挥手告别,成千上万在新疆挥洒汗水的“拾花客”也都陆陆续续踏上了归途。
  
  他们兜里装着丰厚的报酬,眼里是对明年满满的期待,背着来时的锅碗瓢盆坐上回家的火车。
  
  临走的时候吴婷还特地向陈风要了电话,她用铅笔把号码仔仔细细地写在了一张小纸片上,然后藏进了自己贴身的口袋。
  
  “风哥,以后如果我考进了上海的大学,一定打电话告诉你这个好消息。”
  
  一个多月的“并肩作战”,拥有腼腆笑容的女孩早就和陈风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她会教毫无经验的陈风怎么判断棉铃吐絮的时间,而陈风也会给吴婷讲一讲上海外滩的五光十色。
  
  两个来自天南海北的“陌生人”因为棉花而有了交集,也彼此相约来年夏去秋来,当白色的云朵洒满新疆大地的时候再相见。
  
  对于老艾和小麦而言,棉花的采摘和晾晒工序顺利完成也标志着一年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
  
  这不天还没亮,他们就招呼着陈风起床,三人简单地吃了早饭,随后便载着满满一车棉花往县城赶。
  
  团结村的棉花销路主要有两条,一是卖给兵团农场设立的收购站,价格偏低,但对棉花品质的要求不高;二是直接销往棉纺织企业,虽然标准较为严苛,但胜在出价大方。
  
  但今年老艾却打算另辟蹊径,他带着小麦和陈风在县城里左弯右绕,最后停在了一处全是库房的工业园区里。
  
  “爸,这棉花贩子靠不靠谱啊?我总感觉还是卖给团场来的更好,虽然价钱是低一点,但至少不会上当受骗。”
  
  小麦也是昨天晚上才知道老艾的计划,此时正满脸担忧,但却又无法说服自己的父亲,只能在一旁不断地碎碎念。
  
  “丫头片子,你懂什么?今年的棉花价格涨得快,简直就是一天一个样,收购站却还在按照上半年的标准回收,这里外里至少直接差了两成。”
  
  老艾脸上都是兴奋的红晕,他梗着脖子反驳小麦的“小家子气”,脚下的步子还加快了几分,径直走进了左手边第二间仓库。
  
  作为“外人”,陈风自然是不好插手,而且他以前在上海做的本来就是“渠道维护”方面的工作,所以对老艾的“新想法”并没有小麦那么抵触。
  
  “艾哥,来啦?你这红光满面的,看来今年棉花收成不错哦,放心放心,待会我一定给个好价钱。”
  
  库房里很快就迎出来一人,中等身材,留着板寸,皮肤黢黑,穿白色衬衣和棕褐色的西装裤,嗓门很大,而且格外热情。
  
  听老艾介绍,男人姓张名飞,绰号大飞哥,是专门搞棉花收购的,在整个喀什地区都算小有名气,为人爽快大气,出价比很多纺织企业都高。
  
  只是三言两语,陈风便搞明白了大飞哥的生意,说得简单粗暴一点就是“中间商”。
  
  他从棉农的手里收购去了棉籽的皮棉,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渠道转手出售,从而赚取其中的差价。
  
  其实像这样的“转手”行为在近几年的新疆非常普遍,其内在的根本逻辑就是棉花价格的“上蹿下跳”。
  
  从2008年开始,受贸易、气候、经济及国际棉花产业跨国转移的影响,国际棉花出现供需不平衡的情况。
  
  虽然中国政府一直采用进口配额及滑准关税制度来平衡国内供需,但是国内棉价依然保持着7%以上的波动率,这个数字在2010年甚至超过了恐怖的15%。
  
  价差就代表着丰厚的利润空间,也应运而成了一大批以此为生的“商人”。
  
  比如像大飞哥,他只需要低价收购老艾他们手里的原棉,然后等待市场价格上升后再集中出售给纺织企业或是国家收购站,就能够完成左手倒右手的买卖。
  
  当然这生意说着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同样风险十足。
  
  仓储的成本、棉花存放的损耗以及最关键的价格趋势走向,都会直接决定了成与败。
  
  “艾哥,小麦她旁边站着的是你女婿吧?白白净净的一看就是大城市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