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他们只是可笑的模仿者
第30章:他们只是可笑的模仿者 (第1/2页)他语气诚恳,目光坚定,充分展现了一个有志青年的抱负。
王明审视着他,沉吟片刻:“有想法是好事。不过,这次竞争会很激烈。据我所知,光是咱们学院,就有好几个团队准备申报,包括……”
他顿了顿,意有所指,“童旭老师指导的一个团队,好像也是做校园信息服务的。”
童旭!黄大海!
何晨枫心中一凛。果然,那两个傻屌动作很快,而且直接瞄准了官方渠道。
他面上不动声色,反而笑了笑:“有竞争是好事,说明学校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我们会认真准备材料,用实力说话。”
王明看着他这副沉稳自信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欣赏:“好,那你回去好好准备。商业计划书要做得扎实一点,突出你们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和已经取得的成果。”
“谢谢辅导员指点!”何晨枫微微鞠躬,“我一定尽力。”
离开行政楼,何晨枫立刻给赵铭和谭琛发了信息,约他们晚上在车库办公室开会。
傍晚,三人在略显拥挤的车库里碰头。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机油味和灰尘气息。
“学校创业补助?免费办公室?”谭琛一听就跳了起来,“我靠!必须搞啊!这破车库我早就受够了!夏天热死冬天冷死!”
赵铭相对冷静,推了推眼镜:“条件是很好。但童旭也插手了,恐怕没那么简单。我打听过了,童旭指导的那个项目叫‘学友通’,负责人就是黄大海,摆明了是针对我们。”
何晨枫坐在唯一的破旧办公椅上,手指轻敲桌面:“意料之中。黄大海自己没那个本事搞出像样的项目,只能是童旭在背后出主意,甚至可能是直接把我们的模式抄过去,换个名字,利用行政资源来抢名额。”
“那怎么办?跟学校领导反映他们抄袭?”谭琛急道。
“没用。”何晨枫摇头,“创业项目模式雷同很正常,他们完全可以说是独立开发的。而且童旭在学院里经营多年,人脉比我们广,硬碰硬吃亏的是我们。”
他眼神锐利起来:“所以,我们这次申报,必须做到一件事:碾压级的优秀。”
“我们的商业计划书,要比他们更专业、更详实!”
“我们的项目数据,要比他们更真实、更亮眼!”
“我们的团队介绍,要比他们更完整、更有潜力!”
他站起身,走到那块写满代码和构思的白板前,拿起笔,重重地在“雏鹰计划”四个字上画了一个圈。
“这是我们‘校园易通’正名和起飞的关键一战!不仅要拿到补助和办公室,还要借此机会,在学校层面打响我们的品牌,彻底把黄大海那个山寨货踩在脚下!”
他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感染了赵铭和谭琛。
“干他娘的!”谭琛摩拳擦掌。
赵铭也重重点头:“没问题!技术数据和后台分析包在我身上。”
接下来的几天,何晨枫进入了连轴转的状态。
白天,他需要上课、处理班级事务、陪许秋薇。
晚上,他则扎进车库办公室,和赵铭、谭琛一起打磨商业计划书。
他利用重生者的优势,将未来几年一些成功的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模式的精髓,巧妙地融合进“校园易通”的规划中,让计划书看起来既贴合当下实际,又充满了前瞻性。
赵铭负责整理后台用户数据、增长曲线、用户画像分析,用数据说话,证明项目的活力和潜力。
谭琛则负责收集整理线下推广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和各学院学生会签订的赞助协议副本,证明项目的落地执行能力和初步建立的校园渠道。
何晨枫亲自操刀文字部分,字斟句酌,力求逻辑严密、表述精准、充满说服力。
他甚至熬夜做了精美的PPT和项目演示视频。
这份投入和专注,几乎让他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许秋薇明显感觉到了他的忙碌。
几次约他吃饭,他都匆匆扒拉几口就赶去办公室。
周末的电影之约,虽然何晨枫最终还是兑现了,但在电影院里,他接着昏暗的光线,还在用手机查阅资料回复信息。
“小枫,你最近……是不是太拼了?”从电影院出来,许秋薇挽着他的胳膊,语气带着心疼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埋怨,“黑眼圈都出来了。”
何晨枫收起手机,揽住她的肩膀,歉然道:“对不起,薇薇。最近在忙学校创业补助申请的事情,关键时期。等忙过这阵,一定好好补偿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