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百年回响平行爸爸 > 第十八章:在代码与现实的交错中启航

第十八章:在代码与现实的交错中启航

第十八章:在代码与现实的交错中启航 (第1/2页)

九月,挟裹着夏末最后的溽热和初秋隐约的爽朗,如期而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崭新的、混合着书本油墨、崭新校服布料和未知挑战的气息。对于林小圈而言,这个开学季,与过往任何一次都截然不同。它不仅仅意味着年级的递增,更标志着他正式踏入了那条自己选择的、通往钢铁森林的征途。
  
  一、崭新的起点:跨越那道象征性的门禁
  
  开学第一天,天空是那种被秋雨洗刷过的、澄澈的蔚蓝。林小圈换上了钢铁中学特有的、肩线处带有一道科技蓝色镶边的白色校服,背上塞满了新书和笔记本电脑的双肩包,感觉肩膀沉甸甸的,不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心理上的。
  
  “东西都带齐了吗?水杯、纸巾、入门证……”顾无双像往常一样细致地叮嘱,但眼神中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期许。连林大强也特意比平时早起了片刻,在林小圈出门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说了一句:“开始了。”
  
  “嗯!”林小圈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拉开门走了出去。
  
  步行十分钟,那座在他梦中出现过无数次、也曾在夕阳下凝望过无数次的钢铁中学主教学楼,此刻就巍然矗立在他眼前。银灰色与玻璃幕墙构成的现代建筑群,在晨光下闪烁着理性的冷辉。校门口不再是他之前可以随意张望的栅栏,而是一道需要刷卡进入的智能门禁系统。
  
  “嘀——”一声清脆的响声,林小圈将自己的校园卡贴在感应区,闸机应声而开。他迈步跨入,脚步沉稳,心中却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这一步,仿佛跨越了一个时代,从一个被保护、被引导的小学生,正式成为了一名需要自我驱动、直面竞争的钢铁中学学子。
  
  校园内部比他想象的更为开阔和现代化。指示牌清晰明了,穿着同样校服的学生们步履匆匆,脸上大多带着一种专注和些许匆忙的神情。空气中似乎都漂浮着一种无形的、高效运转的频率。林小圈按照提前查看过的校园平面图,很快找到了自己所在的初一(三)班——信息学特色班的教室。
  
  二、初识“同类”:在精英中重新定位自我
  
  教室的门敞开着,里面已经坐了不少同学。林小圈走进去,瞬间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氛围。不同于小学教室的喧闹和稚气,这里虽然也有交谈声,但音量普遍较低,话题也迥异——
  
  “……你昨晚优化那个排序算法了吗?我感觉时间复杂度还能再降。”
  
  “看了,这次NOIP(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初赛的考纲好像有微调……”
  
  “我用Python写了个爬虫,抓取了我们小区最近的房价数据,做了个简单的趋势分析……”
  
  “等等,你这个逻辑有问题,如果输入异常值,这里会直接崩溃……”
  
  林小圈的耳朵立刻竖了起来。这些对话,对他来说,比任何流行歌曲或游戏攻略都更具吸引力。他找到贴有自己名字的座位坐下,悄悄环顾四周。同学们看起来都普普通通,但眼神里大多闪烁着一种相似的、对逻辑和代码的热爱,以及一种内敛的自信。
  
  他的同桌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有些微卷的男生,正埋头在一本厚厚的《算法导论》里,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仿佛在模拟某种键盘输入。
  
  “你好,我叫林小圈。”林小圈主动打招呼。
  
  同桌男生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眼神锐利地扫了林小圈一眼,点了点头:“周博瀚。”说完,又补充了一句,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听说你是编程大赛冠军特招进来的?”
  
  林小圈心里一紧,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嗯,是的。”
  
  “哦。”周博瀚应了一声,没再多问,重新埋首书海。但那种简单的回应里,却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息:在这里,过去的荣誉仅仅是入场券,大家站在一条新的起跑线上,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林小圈忽然意识到,在这个班级里,他可能不再是那个独一无二的“编程小天才”,他只是众多热爱者之一。这种认知让他瞬间收起了因特招而产生的那一丝微妙的优越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紧迫感和想要迫切证明自己的渴望。
  
  三、硬核开场:信息学课的“下马威”
  
  第一节就是信息学基础课。授课老师姓雷,正是面试时那位目光锐利的总教练。他身材不高,但气场极强,走路带风,进入教室后,原本还有些细微声响的空间瞬间鸦雀无声。
  
  “我是雷铭,你们未来三年的信息学主教练。”雷老师的声音不高,却极具穿透力,没有任何寒暄和开场白,直接切入正题,“我知道,你们很多人是因为热爱编程,或者在某些比赛中取得过成绩来到这里。但我要告诉你们,从今天起,忘记你们过去的那点成绩。在钢铁中学信息学班,你们要学习的,不是如何用代码堆砌出一个小游戏或者一个简单的应用,而是理解计算机科学的本质,掌握解决问题的系统性思维,锤炼你们的逻辑和算法能力。”
  
  他打开投影,没有PPT,只有一片漆黑的屏幕和一个闪烁的光标。
  
  “今天,我们不讲语法,不讲工具。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雷老师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了一个看似简单的题目——经典的“汉诺塔”问题。
  
  “规则都知道吧?三根柱子,N个盘子。如何用最少的步骤将所有盘子从A柱移动到C柱?不许大盘子放在小盘子上。”雷老师环视教室,“N=3的时候,步骤是多少?N=5呢?N=64呢?谁能告诉我,移动64个金盘需要多少步?需要多长时间?”
  
  问题一出,台下立刻响起了小声的讨论和计算声。林小圈也迅速在脑海里模拟着,3个盘子是7步,5个盘子是31步……但64个?那是一个天文数字!
  
  有同学尝试回答步数,雷老师只是微微摇头。周博瀚低声报出了一个精确的数字,并补充道:“如果每秒移动一次,需要大约5849亿年。”
  
  雷老师这才点了点头,但眼神依旧严厉:“数字正确。但我想问的是,为什么?背后的数学原理是什么?如何用递归的思想来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谁能用伪代码描述出解决汉诺塔问题的递归算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