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跨越千里的成长初体验
第十六章:跨越千里的成长初体验 (第1/2页)小升初的战役尘埃落定,选择钢铁中学信息学班的决定,如同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头,最初的激荡过后,留下的是逐渐扩大的、平静而坚定的涟漪。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漫长而轻松的暑假。没有奥数冲刺班的紧迫,没有择校焦虑的煎熬,空气中弥漫着自由和期待的气息。
就在这个暑假过半,蝉鸣最盛的时节,一个大胆的提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另一颗石子,在林家泛起了新的波澜。
“什么?让圈圈带着小小,两个人坐飞机回老家?”林大强听到顾无双的提议,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皱紧了眉头,声音里充满了不置信和潜藏的忧虑,“胡闹!这怎么能行?圈圈才十二岁,小小才八岁!从我们这里到老家,跨越上千公里,中间还要转一次机!这太危险了,绝对不行!”
在他固有的认知里,孩子,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始终是需要被严密保护在羽翼下的雏鸟。让他们独自面对复杂的社会和长途旅行的不确定性,无异于将雏鸟推下悬崖,是不可想象的冒险。
顾无双早已预料到丈夫的反应,她平静地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温和却坚定:“大强,圈圈已经不小了。他刚刚凭自己的本事考上了最好的初中之一,这证明他有能力应对挑战。我们不能总是把他当成需要时刻牵手的孩子。这次独立出行,对他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
她条理清晰地分析着,像是在陈述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项目方案:
“第一,航空公司提供‘无成人陪伴儿童’服务,专门针对5到12周岁的孩子独自乘机。圈圈虽然超龄几个月,但我们可以为小小申请这项服务,这样就会有地面工作人员和空乘人员全程重点关照、交接。圈圈作为同行的、年长的哥哥,可以协助小小,同时他自己也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如何照顾他人,如何与工作人员沟通。”
“第二,这是对他们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和责任感的一次绝佳实战演练。从打包行李、通过安检、找到登机口,到在飞机上照顾自己、应对可能的突发状况(比如气流颠簸、上厕所),这些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
“第三,老家爸妈那边已经联系好了,他们会准时在目的地机场接机,无缝衔接。整个流程都在可控的范围内。”
她看着林大强依旧紧锁的眉头,补充了最关键的一句:“而且,这是圈圈自己非常期待的挑战。我们应该给他一点信任。”
果然,当顾无双将这个想法告诉林小圈时,他先是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随即,一股混合着兴奋、紧张和巨大自豪感的情绪瞬间淹没了他。独自带着妹妹,像大人一样坐飞机!这简直是他这个暑假,甚至是他这十二年来,所能想象到的最酷、最具有“成人仪式感”的冒险!
“我真的可以吗?妈妈!”林小圈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他用力拍着胸脯,脸上焕发出一种被赋予重任的光彩,“我可以!我一定能把小小安全带到爷爷奶奶家!我保证!”
连平时懵懵懂懂的林小小,在听到要和哥哥单独去坐“大飞机”回老家时,也兴奋得又蹦又跳,围着林小圈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仿佛这不是一次旅行,而是一场伟大的探险。
孩子们的热情和期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动摇了林大强固执的反对。他看着儿子眼中那簇跃动的、渴望证明自己的火苗,再回想起自己在这个年纪时,被父亲牢牢束缚、几乎没有任何独立空间的憋闷,那句已经到了嘴边的“不行”,最终还是艰难地咽了回去。他再次选择了沉默,一种带着担忧、不安,却又掺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对儿子勇气的认可的复杂沉默。
一、行前准备:责任感的初次觉醒
计划一旦确定,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便开始了。这不再是往常那种由顾无双一手包办的行李整理,而是变成了以林小圈为主导的“实战演练”。
顾无双将一张详细的清单交给林小圈:“圈圈,这是你和妹妹需要带的物品清单,你来负责核对和打包。”
清单上罗列着:身份证件(户口本原件,用于办理无陪伴儿童手续)、机票行程单、换洗衣物、洗漱用品、少量常备药品(晕机药、创可贴)、水杯、充电宝、以及打发时间的书籍和玩具。
林小圈拿着清单,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仿佛接到了什么重大使命。他先把清单仔细看了三遍,然后开始像个小管家一样,一样一样地从衣柜和抽屉里往外拿东西。
“小小,你的三件T恤,两条裤子,还有你的小内裤和袜子,放这边。”
“我的编程书和你的画册要带上,路上看。”
“充电宝……充电宝在这里!妈妈,这个可以随身带吧?”
他一边整理,一边喃喃自语地核对,时不时还像个真正的小大人一样,叮嘱妹妹:“小小,你的证件袋我帮你放在这个小背包里了,非常重要,绝对不能弄丢,知道吗?上飞机后也要放在随时能拿到的地方。”
林小小则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哥哥身后,哥哥每放一样东西进去,她就用力地点一下头,奶声奶气地重复:“知道啦!不能弄丢!”
看着儿子有条不紊、甚至有些苛求完美的样子,顾无双的嘴角始终噙着欣慰的笑意。她发现,当责任真正落到肩上时,孩子所爆发出的潜能和细致,远超大人的想象。
顾无双还特意抽出时间,给林小圈恶补了“航空出行须知”:如何看电子屏幕上的航班信息、登机牌上各个数字代表什么、安检时哪些物品需要单独拿出来、登机口和座位号如何寻找、飞机上的安全带和救生设备怎么使用、遇到气流颠簸该怎么办……林小圈听得无比专注,甚至拿出一个小本子做了笔记,那认真的劲头,不亚于准备一场重要的考试。
林大强虽然依旧话不多,但在晚饭后,他默默地检查了林小圈打包的行李,不动声色地把一个轻便的急救包塞进了行李箱的夹层,里面除了清单上的药品,还多放了几片消毒湿巾和一小瓶免洗洗手液。晚上,他又看似随意地走到林小圈房间,指着世界地图上老家所在的位置,用一种尽量平淡的语气说:“从这里飞过去,大概要两个多小时。如果……我是说如果,飞机遇到强气流,有点颠,那是正常的,别慌,系好安全带就行。”这已经是他所能表达的、最直接的关心和指导了。
出发前夜,林小圈兴奋得几乎失眠。他把装着证件和机票的腰包放在枕头边,反复确认了闹钟的时间。窗外城市的灯火温柔地闪烁着,他心中充满了对未知旅程的憧憬,以及一种即将独自面对世界的、微妙的紧张感。
二、机场初体验:从依赖到独立的转折点
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一家人驱车前往机场。一路上,林小圈紧紧抱着那个装有重要证件的小腰包,表情严肃,一言不发,像是在积蓄力量。林小小则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飞速后退的景物,兴奋地叽叽喳喳。
到达机场出发大厅,熙熙攘攘的人流、巨大的电子屏幕、各种指示牌和广播声,瞬间营造出一个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充满秩序与繁忙的世界。林小圈深吸一口气,按照妈妈的“培训”,首先找到了他们所乘坐航空公司的“特殊旅客服务柜台”。
“叔叔您好,我妹妹办理‘无成人陪伴儿童’服务。”林小圈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清晰,他将小小的户口本和机票行程单递进柜台。
工作人员看了看资料,又看了看一脸紧张却努力挺直腰板的林小圈,以及他身边那个戴着“无陪儿童”标识牌、眨着大眼睛好奇张望的林小小,脸上露出了和善的笑容:“好的小朋友,交给我们就好了。来,把这个文件袋拿好,里面是交接单,到目的地后交给接机的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