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灵脉共鸣与无声考校
第78章 灵脉共鸣与无声考校 (第1/2页)“周天星矩”的构建工作以近乎疯狂的速度推进着。在联盟庞大资源的支撑下,一个个节点在华夏大地上被遴选、标记,并由陆衍远程进行核心架构的“编码”注入。整个过程如同在编织一张覆盖全国的、无形的神经网络,每一个节点的点亮,都让这张网更加凝实一分,与脚下大地的联系也更深一分。
然而,正如秦老所预警的那样,“地脉司”的“考校”,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
那是在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主干灵脉节点进行架构时。这个节点位于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深处,下方是一条奔腾汹涌的大型灵脉,能量极为充沛,是计划中的关键枢纽之一。
陆衍通过远程连接,将架构指令和“万物兼容协议”精准地打入节点核心。起初一切顺利,灵能线路与地脉成功接驳,节点开始稳定地汲取能量,光芒逐渐亮起。
但就在节点即将完全激活,准备与网络中其他节点建立连接的瞬间,异变发生了!
并非来自秩序天平的干扰,也非构建失误。而是那条原本稳定奔腾的灵脉,仿佛突然被注入了某种“意志”,其能量流动的规律发生了极其细微却本质的改变!原本平顺的能量流中,出现了无数细微的、高频的、不规则的“震颤”和“涡流”!
这种变化极其隐蔽,若非陆衍对能量和规则有着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几乎无法察觉。但其带来的影响却是致命的——刚刚构建的节点核心架构,在这种不规则的能量冲击下,开始剧烈地波动、扭曲,灵能线路明灭不定,仿佛随时可能崩溃!
“警告!7号主干节点能量流异常!架构稳定性急剧下降!崩溃风险87%!”张浩看着监控数据,急声汇报。
“不是外部攻击!是灵脉本身出了问题!”胡小月也感知到了那股源自大地深处的、冰冷的“扰动”,“是它!是那个‘地脉司’!”
陆衍瞳孔微缩,瞬间明白了过来。这就是“考校”!地脉司并未直接现身,而是通过微操它所能影响的灵脉,给他们出了一个难题——在动态的、不稳定的能量源上,如何维持一个精密架构的稳定?
这考验的是他对能量控制的精细度、对架构鲁棒性(容错能力)的设计,以及临机应变的“编码”能力!
“想考我?”陆衍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双手再次在虚空中舞动起来,速度快得带出了残影。“那就让你看看,什么叫动态适应算法!”
他没有试图去强行平复那狂暴的灵脉——那无异于与整个大地之力对抗,是愚蠢的行为。他选择了顺应和引导。
【知识】碎片全力运转,疯狂分析着灵脉能量震颤的频率、幅度和模式。
【统御】碎片协调着架构中不同性质的力量,使其在动荡中保持基本的协同。
【奠基】碎片则散发出厚重的土黄色光辉,如同定海神针,牢牢锚定着节点的“存在”概念,使其不至于在能量冲击下彻底消散。
最关键的是,陆衍开始对节点核心的“万物兼容协议”进行实时重写!
“既然能量流不稳定,那就让架构也‘活’起来!”他低喝着,编译出全新的指令,“植入‘动态缓冲与频率自适应’模块!允许架构在一定范围内弹性形变,吸收冲击!同步‘谐波共振’协议,让架构自身频率尝试匹配灵脉震颤的主频,化阻力为助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