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 密语(二)
四十六 密语(二) (第2/2页)“空悬不代表永远不设。”周闻瀚反驳道,“现在国家财政越来越紧张,处处都要用钱,陛下虽然还有忌惮,但他需要一个能替他管好钱袋子、又能帮他敛财的人。你整顿市场能增商税,懂商业运作能理财政,正好符合陛下的需求。只要你再做出些功绩,让陛下觉得离不开你,他就有可能重新设户部尚书,让你上任。”
赵玉琸指尖轻轻划过案上的文书边缘,抬头看向周闻瀚,语气带着几分审慎:“若想让他松口,光有整顿市场的小功不够,得有能摆在台面上的大功绩,更要让他彻底放下对我的疑虑——可陛下连我的身世都在查,这份信任,哪是轻易能得的?”
周闻瀚闻言,走到案前:“你说得没错,陛下的信任从来不是凭空给的。但你也不必急,眼下就有个攒功绩的机会。你上任后商税增收两成,这是实打实的政绩,只要把这政绩和朝廷急需解决的事绑在一起,就能让陛下对你刮目相看。”
“我也是这么想的。”赵玉琸眼中多了几分光亮,往前倾了倾身,“这段时间我查过账目,市场效率提上来后,每月多收的商税足有五千两。陇中今年又逢大旱,百姓们连饮水都成问题,此次赈灾也是治标不治本。我想请堂兄在陛下面前替我谏言,就说用新增的商税兴修陇中水利,既能解百姓之困,又能让商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堵住那些说我‘苛政敛财’的嘴。”
周闻瀚却没有立刻应下,眉头微蹙:“这事我不是没想过,只是有顾虑。陇中虽旱,但刚拨过赈灾款,现在又要申请修水利,朝中难免有人说你‘偏爱乡梓’,借机给自己捞名声。而且,户部掌管国库,你刚管市场就插手财政用途,容易让陛下觉得你野心太急。”
这话让赵玉琸冷静了下来,他确实没考虑到“越权”的嫌疑,正想开口再说,一旁的杨瑛却轻轻敲了敲拐杖,开口道:“闻瀚,你这顾虑太多了。老身前几日听西域来的商队说,陇中已经有百姓逃去匈奴地界了——边境的民心要是散了,可比‘越权’的罪名严重得多。”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赵玉琸身上,语气郑重:“琸儿要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实事,不是争名夺利的虚功。兴修水利能安民心、固边境,这是陛下最看重的事。你替他谏言时,把‘稳定边境’这层意思点透,陛下只会觉得你有大局观,不会觉得你野心急。”
周闻瀚听完,沉吟片刻,终于点头:“祖母说得对,是我把利弊的轻重想反了。明日我就奏请此事,先提商税增收的实绩,再讲陇中旱情对边境的影响,最后说用新增商税修水利的提议,这样既顺理成章,又不会让人抓住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