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 授官
三十八 授官 (第1/2页)他轻笑一声,打破了殿内的紧张氛围:“好了。你们啊,总是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
他的目光先落在贺谦身上,语气带着几分随意:“贺爱卿,你说他收买民心。可你别忘了,这天下的民心,归根结底,是朕的民心。周琸玉花自己的钱,帮朕安抚灾民,让他们不至于因饥饿而作乱,这是在帮朕稳固统治,何罪之有?难不成,要让灾民饿死街头,酿成民变,才合你的意?”
贺谦脸色一白,连忙躬身:“臣......臣不敢。臣只是担心......”
“担心什么?”永昌帝打断他,语气陡然转厉,“担心一个商人比你这个御史大夫更得民心?贺爱卿,与其在这里揣测他人用心,不如多想想如何监督官员,让他们少贪墨些粮款,多为百姓做些实事。”
贺谦额头冒出冷汗,再也不敢多言。
永昌帝的目光又转向公西恒,语气带着几分嘲讽:“公西爱卿,你说朝廷体面。难道让灾民饿殍遍野,曝尸京城街头,就是朝廷的体面?刘执徐差事办得不错,但你也说了,若没有周琸玉的银子,他能做得这么漂亮吗?朕治理天下,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只要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让江山稳固,哪怕是商人,朕也愿意用。”
永昌帝不再看他们,目光扫过殿内群臣,语气不容置疑:“周琸玉此人,有功。不但有功,而且是个懂得为朕分忧的‘聪明人’。朕,就需要这样的聪明人。”
他顿了顿,朗声道:“传朕旨意:商人周琸玉,急公好义,赈灾有功,深慰朕心。着即擢授为皇都市令,赐绿色官服,铜印青绶。即日起,负责皇都市集管理、商税征收之事。”
旨意下达,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没想到,皇帝竟然真的会给一个商人授官,而且还是掌管都城市场、商税的市令。
就在此时,永昌帝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声音也冷了下来:“不过,你们有句话没说错。商人重利,其心难测。周琸玉,朕给他这个官位,是让他去给朕把市场管好,把商税给朕收上来。他若能涤荡市集积弊,让商税翻倍,朕不吝赏赐;但他若敢借此官身,行商贾之事,利用职权为自己的商行谋取私利,徇私舞弊......”
他没有说下去,但殿内的温度仿佛瞬间下降了好几度。所有人都明白,皇帝的警告绝非戏言。
“刘执徐。”永昌帝突然开口。
“臣在。”刘执徐连忙出列。
“周琸玉虽是因赈灾有功授官,但此前你和左相曾向朕提及此人,也算半个举荐人。”皇帝话中暗藏深意,“他是你举荐的,日后就由你负责监管。他若出了任何纰漏,无论是贪赃枉法,还是治理不力,朕唯你是问。”
“臣遵旨。”刘执徐躬身领旨。
“退朝。”永昌帝丢下两个字,起身离去。明黄的身影消失在帐幔后,留下满殿心思各异的群臣。
贺谦、公西恒与杜仕恩站在原地,脸色难看。
周闻瀚趁无人注意松了口气。看来赵玉琸在朝堂立足是稳了,但那几位肯定会鸡蛋里面挑骨头,盯着赵玉琸犯错。
左相蒋佑平捋了捋胡须,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好友拜托这忙是可以交代了,但陛下这一步棋,看似是提拔商人,实则是想打破朝堂原有的布局和平衡。
在蒋佑平的心里,赵玉琸就像一条鲶鱼,他们群臣就像沙丁鱼群,贸然闯入必然会引起躁动。
从陇中回来后也没闲着,赵玉琸迅速投入到商行的事务中。辰时刚过,阳光透过琸玉商行正堂的雕花格窗,他坐在紫檀木账桌后,指尖捏着算盘,正核对上月的商税账目。
上月来的账房老陈站在一旁,捧着厚厚的账簿,低声诵读着各地分号的营收情况。伙计们穿梭在堂内,或整理货物,或接待零星上门的客商,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