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楔子 (第2/2页)郑和在铺着裀褥的椅子上休息了片刻,缓缓从旁边几案上抽出一笺白纸,递于侍从,“传这些人来卧内议事!”
小庄接过纸笺,退出内室。
半柱香的工夫,小庄在门外禀报:“禀大人,所传七人,已在前厅等候。”
“进里面来吧!”郑和答道。
少顷,七人低首进入内室,侧立几案之前。
“小庄,门外听候,非传任何人不得入内。”郑和打起精神,威严地说道。作为侍奉老者多年的侍从,小庄立刻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定有要事相议,于是安静地退出了内室,关上房门。
“你们七人,虽不尽是船队官阶最高的,但都跟随我多年,历经了无数风雨,是我最信任的人。”郑和缓缓言道,声音不大,但充满了慈爱之情。七人纷纷点头应诺。
“这几日,我感到病情愈发加重,可能难返天朝,无缘再睹天颜了。”老者语气了夹杂了一些悲凉。
“大人,您只是偶感风寒,过几日定会痊愈的,切莫有如此想法。”为首的一名将官应道。其他几人也争相附和。
老者摆摆手,阻止了他们的言语。“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天地万物,自有命数!不必作常人俗语。观我一生,已感天幸。追随太宗皇帝戎马天下,以正皇极;后又忝命造舶出使,布德万邦。先帝、今上对我恩遇倍加,常怀惶恐。世间的风景,看遍了;世间的荣华,也尽得了。这一生已没有可遗憾的!我这一生,对皇家忠心耿耿,从无二心。但因情势所迫,亦做了些不得已的事。今天,叫你等前来,是有些事情托付。”
老者从几案上拿起一个黑檀木方匣。“此匣之中,放有至关紧要之物,今天交于你们。将来适当之时,让其重见天日,以资兴国安邦,切莫起妄念,切莫纵私心。望你等谨记!”
为首的将官恭敬地接过木匣。七人默默地垂首立着,等候老者再讲些什么。但老者似乎有些累了。“事物详情,尽在匣中,你等可在此观知。”
七人打开木匣,在老人指点下,如此几番。少顷,七人退出了内室。老人望着窗外低垂的暮色,轻吁了一口气!
后三日,大明朝南京守备、钦差正使总兵太监郑和逝于西洋古里附近洋面,得年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