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实验准备!
第21章 实验准备! (第1/2页)弘树瞪大了眼睛。
【肌肉生长管理器.sys】文件真的能打开!
而且里面不是他预想中的一堆乱码,而是……
中文注释的代码?
不,准确地说,这些代码的逻辑结构和他前世熟悉的编程语言几乎一致,但其整体设计思路和注释风格更接近中文表达,就像是为了方便弘树理解而特别设计的。
————代码————
肌肉调控器.sys
文件大小:约38MB
//============L1层:大脑皮层运动指令============
枚举基础运动意图{
向前移动,
向后移动,
左转,
右转,
上肢伸展,
上肢收缩,
下肢蹬伸,
下肢屈曲,
躯干稳定,
……(省略约100种基础运动意图)
};
类大脑皮层接口{
发出运动指令(意图:基础运动意图,强度:浮点数){
运动包={
意图类型=意图,
期望强度=强度,
时间戳=当前时间(),
优先级=计算_指令优先级(意图)
};
//传递给脊髓处理
脊髓神经元池.接收指令(运动包);
}
}
————代码分割线————
“这……这就是人体的运动控制系统?”弘树喃喃自语,手指在意识空间中快速滚动着代码。
整个文件的架构清晰得让他震惊。
L1层是大脑皮层,只负责发出约一百种基础运动意图;L2层是脊髓神经元池,负责将意图分解为对应的运动原语;L3层是外周反射系统,处理所有的细节执行。
“天才的设计!”弘树忍不住赞叹,“大脑根本不需要微管理每一块肌肉,只需要告诉脊髓‘我想向前走’,剩下的全部自动化处理。这比我之前想象的要高效万倍!”
这意味着,他只需要找到对应的部分,进行简单的修改,就能够制作出肌肉生长自动化脚本了!
同时,这是否也说明,他可以在以后足够有时间后,或是大脑处理能力足够强了,他可以写一个足够高效的程序,来让他分别单独控制每一条肌肉?
他继续向下翻阅,很快找到了自己最关心的部分:
————代码分割线————
//============L3层:外周反射系统============
类外周反射系统{
自动疲劳管理(肌群:目标肌群){
如果(肌群.疲劳度>80%){
自动降低_收缩强度();
自动征召_备用纤维();
如果(疲劳度>95%){
强制保护性停止();
}
}
}
肌肉生长检查(){
for(肌群in全身肌群列表){
如果(肌群.平均疲劳度>60%&&
肌群.平均疲劳度生长阈值&&
ATP储备>能量阈值&&//假定L3层已包含ATP储备检查
距离上次激活>休息时间阈值){
触发_适应性生长(肌群);
}
}
}
触发_适应性生长(肌群:目标肌群){
生长量=计算_生长幅度(肌群.疲劳累积);
消耗蛋白质=生长量转换效率;
如果(蛋白质储备>=消耗蛋白质){
肌群.纤维直径+=生长量;
肌群.力量输出=重新计算(肌群);
蛋白质储备-=消耗蛋白质;
}
}
}
————代码————
“找到了!”弘树的眼睛亮了起来。
关键就在这个【触发_适应性生长】函数!
现在的逻辑是:只有当肌肉经历了适度的疲劳(60%-85%),并且有足够的蛋白质、能量储备以及充足的休息时间,才会触发生长。这切合了现实中“锻炼→损伤→超量恢复”的生长机制。
但是……
“如果我能修改这个条件判断呢?”弘树在心中快速思考着,“现实中的肌肉生长需要疲劳刺激,是因为这是进化形成的保护机制。”
身体不会无缘无故地浪费能量去增肌,必须感受到‘需要更强力量’的信号才会生长。
“但如果我修改这个检查机制……或是直接删除这个机制……”
弘树的手指开始在代码中定位关键位置。很快,他找到了修改点。
他新建了一个文档,命名为【肌肉_被动生长补丁v0.1.txt】,开始编写自己的修改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