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御座上的现代思维:拐跑权臣计划 > 第14章 寸土之争

第14章 寸土之争

第14章 寸土之争 (第2/2页)

顾言之接过公文,迅速拆开火漆。
  
  并非圣旨或部院行文,而是摄政王萧云墨以个人名义写来的一封私信。
  
  信很短,只有寥寥数语:“闻青阳工程遇阻,乡绅惜土,情理之中。然国之大事,不可废于私谊。昔武皇帝修渠,亦迁豪强之冢。可示之以威,晓之以理,许之以利。若有冥顽,本王可咨会地方有司,酌情施压。”
  
  顾言之握着信纸,指尖微微发烫。
  
  萧云墨这封信,来得太是时候了!语气平和,却透着强大的支撑力量。
  
  萧云墨不仅明确支持工程继续,暗示可以动用非常手段,更提到了“武皇帝迁冢”的先例,这等于给了他最大的底气。
  
  顾言之深吸一口气,将信收起,再次看向李茂才时,目光已变得锐利而坚定。
  
  “李老先生,”顾言之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堤坝,必须修。此线,不能改。此乃国策,关乎陛下重托、万民期盼,非一姓一家之私产可比!”
  
  顾言之踏前一步,气势逼人:“迁坟补偿,依最高标准,另,国债司可额外拨银,助你李家重修祠堂,光耀门楣。此乃‘许之以利’。”
  
  “若仍不允——”顾言之声音陡然转冷,目光如刀锋般扫过李茂才和他身后的众人,“本官只好行文府衙,按《大周律·工律》‘妨害公务’条款,以及摄政王殿下手谕所示,强制执行!届时,恐伤和气,亦损李家清誉。此乃‘示之以威’!”
  
  “是拿钱迁坟,重修祠堂,保全颜面;还是顽抗到底,落得个妨害国事、对抗朝廷的罪名,家产受损,颜面扫地?请李老先生,三思而后行!”
  
  顾言之将“摄政王手谕”几个字咬得极重。
  
  李茂才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李茂才可以不把一个五品的国债司主事放在眼里,甚至可以和地方官府周旋,但绝不敢公然对抗拥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摄政王!
  
  那股乡绅的蛮横气焰,如同被针扎破的皮球,瞬间泄了下去。他身后的家丁佃户,听到“摄政王”、“对抗朝廷”等字眼,也都面露惧色,气势萎靡。
  
  李茂才嘴唇哆嗦着,看看面色冷峻的顾言之,又看看周围越聚越多的民夫和百姓,最终,像是一下子被抽干了力气,颓然道:“……顾、顾大人……容……容老朽回去,与族人商议……”
  
  “可以。”顾言之见好就收,“明日午时之前,请老先生给予答复。王主簿,陪同李老先生回府,务必‘妥善’商议。”
  
  王主簿连忙应下,态度比之前恭敬了十倍不止。
  
  人群渐渐散去。方大同长长舒了口气,凑过来低声道:“大人,刚才可真悬啊!多亏了……”
  
  顾之以眼神制止了他后面的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抓紧时间,准备动工。这段堤坝,不能再耽搁了。”
  
  顾言之抬头望向北方京城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
  
  这一次,是萧云墨的力量,帮顾言之度过了难关。这份“人情”,顾言之记下了,却也让顾言之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这条改革之路上,仅仅依靠理想和原则,是远远不够的。
  
  顾言之需要权力,需要更稳固的支撑。而这支撑,最终来自哪里?是深宫中的陛下,还是那位心思难测的摄政王?
  
  寸土之争,争的不仅是土地,更是新政推行的话语权和掌控力。
  
  这第一场硬仗,顾言之勉强赢了,但前方,还有更多的“李家祖坟”,在等待着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