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风雪夜归人
第12章 风雪夜归人 (第2/2页)顾言之将弹劾的内容简单说了。
方大同一听就急了:“胡说八道!借漕丁运料是付了辛苦钱的,账目清清楚楚,何来贪墨?用鱼鳞石更是为了坚固省钱,怎么就成了罔顾安全?这些人,怎么睁着眼睛说瞎话!”
“他们不需要证据,只需要一个攻击的借口。”顾言之语气平静,似乎早已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有违定制’、‘擅改图纸’,这些罪名,足以让不明就里的人生出疑虑,也足以让那些原本就反对新政的人找到发难的由头。”
“那……那怎么办?”方大同有些慌了,“陛下会不会听信他们的?”
顾言之走到案前,铺开纸张,一边磨墨一边道:“陛下若听信,就不会将奏章留中了。不过,我们也需有所应对。”
顾言之提笔蘸墨,沉吟道,“当务之急,是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说话。方老哥,明日你挑选几个手艺好、信得过的老师傅,将鱼鳞石的垒砌标准、验收要求,详细写成条文,绘制图样,越细致越好。我们要让所有人看看,什么叫‘坚固’,什么叫‘安全’!”
“好!这个我在行!”方大同连忙应下。
顾言之继续写道:“至于借漕丁运料之事,既然已被提及,后续便暂停吧。好在首批急需的石料已基本到位,后续运输,全部走明面的商船渠道,宁可多花些运费,也要堵住那些人的嘴。”
顾言之笔下不停,很快写好了一封给苏万三的回信,让他安心,并告知这边的应对之策。
写完后,顾言之又另铺开一张纸,开始起草一份给皇帝的密折。
顾言之要在密折中,详细陈情青阳工程的实际情况、采用新法和新料的依据、以及已经取得的进展和节省的款项。
顾言之相信,陛下要的是结果,是实效。
窗外,风雪更急了。驿站老旧的门窗被吹得咯咯作响,寒气不断渗入。
顾言之却仿佛感觉不到寒冷,伏案疾书,神情专注而坚定。
方大同看着顾言之在灯下清瘦却挺直的背影,心中原本的慌乱渐渐平息下来。
方大同默默地往炭盆里添了几块炭,让屋里更暖和一些。
这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对于远在京城的许多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寒夜。
但对于青阳县这个小小的驿站,对于立志革除积弊的顾言之,对于关注着此事走向的沈清弦和萧云墨而言,却是一个关键的节点。
攻击已至,是退缩妥协,还是迎难而上?
顾言之用他通宵达旦写就的密折和更加严格的技术标准,给出了他的答案。
风雪虽寒,却冻不住一颗想要做实事的决心。
而这决心,能否穿透重重阻隔,抵达它应该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