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技术验证(九更)
第383章 技术验证(九更) (第2/2页)他们提问时,发声器传出的二进制代码短促而高效,没有任何冗余信息。
陈瑜沉着应对,他的回应同样通过二进制流发出,清晰、准确,逻辑严密。
他不仅解释了原理,还引用了演示中观测到的具体数据作为佐证,甚至对一些火星方面尚未考虑到潜在技术难点,也给出了基于深入理解的预判和解决方案思路。
他的回答风格,虽然使用了冰冷的二进制语言,但内容却透露出一种属于研究者的、对技术本身的热忱与通透。
他没有藏私,也无需藏私,因为这项技术的真正核心在于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制造工艺,而非简单的原理说明。
问答持续了数个标准时。
随着陈瑜逐一解答疑惑,验证室内原本那种审视和质疑的氛围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知识的专注吸收与严谨探讨。
二进制代码的交流声此起彼伏,构成了这间密室唯一的主旋律。
当最后一位大贤者停止提问,首席大贤者再次发出二进制讯息,这一次,其频率中蕴含的认可意味更为明显:“技术验证与原理阐述清晰完备。铸造贤者陈瑜,你的知识与贡献已得到火星议会的初步认可。”
陈瑜微微颔首,回应道:“知识需要分享才能进步,欧姆尼赛亚的荣光需照耀更多道路。”
——
演示与交流圆满结束。
陈瑜凭借扎实的技术底蕴和坦诚的态度,成功地在机械教的圣地里,为曲速引擎的未来应用,扫清了第一道,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道障碍——技术可信度上的质疑。
一系列精密的间接测试,虽然未能展示超光速航行的壮景,却以无可辩驳的数据和可控的物理现象,向火星议会证明了曲速引擎原理的严谨与可行。
然而,技术的验证通过仅仅是第一步。
首席大贤者在演示结束后发出的二进制讯息除了认可,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原理已获证实。下一步,需进行实体验证。
火星轨道船坞将即刻根据你提供的图纸和数据,建造一艘专用测试舰船。”
火星的执行力是惊人的。
几乎在命令下达的同时,位于火星同步轨道上的巨型船坞便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
庞大的预制构件被机械臂精准抓取、定位,数以万计的伺服奴工和工程机仆在指令下高效协作,激光焊枪的光芒在真空中无声闪烁,如同为这艘孕育中的新舰编织着钢铁的脉络。
这艘专用的测试船体,其结构经过了特殊设计。
最核心的改动在于引擎舱段——传统的亚空间驱动装置和盖勒力场生成器被完全省略,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经过强化结构、专门为容纳和支撑曲速引擎核心而设计的紧凑舱室。
舰体内部的能量传输网络也按照陈瑜提供的图纸进行了重新规划,预留出了高负载能量通道的接口。
整艘船的设计理念明确:一切为实体宇宙的超光速航行服务,摒弃一切与亚空间相关的冗余系统。
就在测试船的龙骨在船坞中逐渐成型的同时,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在火星的数据回廊和密议厅中激烈展开。
技术的可行性得到证实后,利益的博弈便浮上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