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满舱渔获!
第62章 满舱渔获! (第2/2页)可惜渔船存在配额以及禁捕期的限制,许多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即使这样,节省的燃油、时间成本、人工成本等等,也是一笔不小的盈余。
像去年寒假期间的珍宝蟹捕捞季,他们家两艘渔船的配额,反而赶在别人之前就捞满了。
正值北太平洋的严冬,海况恶劣,但同时也是某些高价值海产的黄金捕捞季。
除了显眼的黑鳕鱼,旁边还有几筐太平洋大比目鱼,早已冻得硬邦邦,它们扁平的躯体像巨大的灰色盾牌,皮肤粗糙,但下面的鱼肉雪白厚实。
另一侧,则是红纹岩鱼,它们色彩斑斓的外表现在已经黯淡,但紧实的肉质,是制作鱼排的上佳选择,价格也不便宜。
还有之前在君临号上捞到的太平洋真鳕鱼,这里多到一筐接着一筐码放整齐,但个头都没有前些天被虎鲸戏耍的那条真鳕鱼大。
像岩鲽、箭齿鲽、侧刺虾等等也有,数量都比较少,郑叔他们此行前往太平洋北部,靠近白令海那一片,主要就是冲着黑鳕鱼和太平洋真鳕鱼去的,这个季节码头的收购价正高。
在福佑号上参观完,接着又去比较新的“月亮鱼号”上,冷库里同样放着许多渔获,渔筐整齐摆放,鱼头也朝向一边,像是有什么强迫症似的。
按照事先的约定,郑叔他们此行借船捕捞,扣除燃料费、冰块费、饵料费、船员薪酬以及补给开支等等,净利润当中要给苏杰瑞爸妈35%,额外还有郑叔主动支付的5000美元渔船维护和折旧费。
钱的事情不需要苏杰瑞操心,福佑号和月亮鱼号靠岸的短短一会儿功夫,旁边码头上已经响起了收购商们的吆喝声。
郑叔听见了,显然归心似箭,他搓了搓被冻得通红的面庞,对苏杰瑞说:
“小瑞,咱们抓紧点?收购商们都等着呢,早点过磅清算,兄弟们也好早点拿到钱回家。这趟出去两个多月,老婆孩子都快不认得我了!”
“好,郑叔你来安排,我们正好跟着你学学。”
苏杰瑞是过来负责监督的,但这种事当然不能放在明面上说。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码头区域变得异常繁忙和喧闹。
“大洋海鲜”的陈老板,带着几个伙计率先登船,他显然是郑叔的老主顾,双方打了个招呼便直奔主题。
起重机的轰鸣声响起,粗壮的吊臂灵活转动,将一筐筐冻得硬邦邦的黑鳕鱼、太平洋大比目鱼、太平洋真鳕鱼从冰冷的船舱里吊运出来。
过磅的电子秤,就设在码头空地上,每当一个装满的渔筐被吊钩放下,都会有专人高声报出重量,阿柔还有郑叔的侄子,则负责拿着笔记本飞快记录。
“这筐黑鳕,个头均匀,品相一流!”
收购商陈老板扒开表层的冰块,仔细看了看鱼的鳃部和眼睛,满意地点点头,对郑叔比了个手势:
“就像电话里说的,11.5美元,这部分我全要了。”
几位白人、黑人收购商纷纷跑来验货,听到陈老板直接爆出最高价,纷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自都不再开口了。
陈老板是这片码头实力最雄厚的买家之一,加上这个价格已接近市场高点,其他人便默契地将目光转向了其他渔获。
大家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自己砸别人的生意,别人就有可能来砸自己的生意,轻易不会干得罪人的事情。
郑叔咧嘴一笑,对陈老板说:
“就知道你识货!后面那些真鳕鱼和比目鱼,你也给个痛快价!”
苏杰瑞和阿柔没有插手具体的议价,但都站在一旁默默观察、学习。
汤杰更是看得两眼放光,用手肘碰了碰苏杰瑞,低声说:
“看见没,这就是实力!什么时候我的船回港,也能有这场面就好了……”
苏杰瑞无言以对,很想提醒一句这两艘渔船,都是自己家的。
清点、过磅、议价、装车……整个流程井然有序。
码头空地上,冷链运输车排起了队,发动机始终没有熄火,以确保冷藏系统持续运行。
除了价值最高的黑鳕鱼,被大洋海鲜的陈老板整体包圆之外,其他太平洋真鳕鱼、大比目鱼、岩鱼等等,也陆续被几家不同的收购商分走。
等到最后一筐渔获也被搬上货车,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码头灯火通明。
郑叔终于拿着厚厚一叠单据和计算器,带着苏杰瑞和阿柔上船核算。
至于汤杰,早就等得不耐烦,坐熟人的车先回西雅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