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灯下的质检
第四十一章:灯下的质检 (第2/2页)两个字写得格外重,笔尖都有点弯了,笔画边缘洇出淡淡的红。
末了还特意把纸往跟前凑了凑,怕写歪,又加了行小字:“尺码不合适、不喜欢都能换,不让您多花一分冤枉钱”,每个字都写得方方正正,像在给人打包票。
写完他搬来小凳子——
塑料的凳面有点发黄,凳腿还缠着圈旧胶带——踩上去的时候轻轻晃了一下,他赶紧扶了扶门框稳住。
把红纸举到店门最显眼的位置比了比,确保正对着路口,来往的人抬头就能看见,又撕了段透明胶带,把红纸的四个角都贴得牢牢的,连边角的褶皱都捋平了。
风从路口吹过来,带着点巷口桂花树的甜香,红纸的边角轻轻掀起来又落下,像在给路过的人招手,倒像给每一个想进店的宝妈,递了颗稳稳的定心丸。
林凡站在门口,看着那片红,手指还攥着剩下的胶带,刚才发紧的胸口忽然松快了,嘴角也悄悄扬了点弧度。
初秋的风裹着街边烤红薯的甜香,林凡刚把红底黑字的“七天无理由退换”告示贴在服装店玻璃上——
胶水还没干透,边角微微卷翘,隔壁卖鞋的张姐就踩着“噔噔噔”的高跟鞋跑了过来。
她围裙上沾着块浅褐色鞋油印,手一搭冰凉的玻璃就“笃笃笃”地敲,嗓门比平时高了两个度:
“林凡,你疯了?你扒着县城转一圈看看,哪家服装店不是把‘出门概不退换’钉在收银台最显眼的地方?”
她往前凑了凑,手指点着告示上的“无理由”三个字,语气里满是急:
“我跟你说俩真事,你可得听进去!就上个月街东头‘童趣屋’,有个宝妈抱着刚满周岁的娃来换外套——
那外套吊牌还没拆呢,淡蓝色的,上面绣着小鸭子,宝妈说回家试了嫌大,想换小一码。
结果店主叼着烟坐在柜台后,眼皮都不抬一下,抓过外套‘啪’地甩在水泥地上,烟圈慢悠悠飘着,张嘴就骂‘你买的时候眼瞎啊?
不会自己看尺码?’
宝妈怀里的娃吓得‘哇’地哭了,她自己脸涨得通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攥着外套的手指都泛白,吵到市场管理处也没用,最后只能抱着哭唧唧的娃,捏着皱巴巴的外套自认倒霉;
还有粮油店的老周,头发都白了大半,背也有点驼,上个月扛着袋发霉的面粉来退——
那面粉袋角都潮得发黑,能看见霉点往下掉。
店主叉着腰站在店门口,唾沫星子直往老周脸上溅,骂他‘你是不是故意把面粉放坏了来讹我?’老周手背青筋都暴起来了;
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最后还是低着头,颤巍巍地扛着那袋漏了点面粉的袋子往回走,白花花的面粉撒了一路,风一吹,飘得满地都是。”
张姐的担心不是没道理。
林凡收银台的抽屉里,还压着张皱巴巴的县城服装行业调研表——
是之前托朋友做的,他用红笔在“95%商户标注‘不退换’”那行圈了个粗粗的圈,墨迹都晕开了点。
那些“不退换”的牌子,几乎都用红漆写在硬纸板上,钉在各家收银台正上方,字磨得发亮,理由清一色是“小本生意,退换货赔不起”。
他还记得上次去批发市场进货,批发商叼着烟拍他肩膀,语气里满是不屑:“小林啊,听哥一句劝,千万别搞什么退换!
有的人精着呢,穿去孩子生日聚会拍了照,衣服上还沾着蛋糕奶油就来退,到时候你找谁说理去?哭都没地方哭!”旁边几个商户也跟着点头,手里的进货单哗哗响,眼神里都是认同。
但林凡没松口。他转头瞅了瞅店里挂着的童装——
最显眼的那件鹅黄色小裙子,领口还留着点试穿时蹭的奶渍,裙摆上的蕾丝边轻轻晃着。
他伸手摸了摸软乎乎的棉布料,想起上周有个宝妈带着扎羊角辫的女儿来试穿,孩子踮着脚转了两圈,裙摆扬起小小的弧度;
眼睛亮得像星星,可因为袖子长了半寸,宝妈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拉着孩子走了,那孩子回头瞅裙子的眼神,他到现在还记得。
“家长给孩子买衣服,最怕的就是‘看着合适,穿了不合身’——”
他声音不高,却透着股坚定,指尖轻轻拂过裙摆的蕾丝,“有的孩子胖,肩宽了穿不下,硬生生把衣服撑变形;
有的孩子长得快,刚买的衣长就短了,穿一次就没法穿。要是能解决这个顾虑,就算我们多费点事,他们宁愿多花点钱。”
告示用红底黑字打印,贴在玻璃门右侧的宣传栏上,边角被早市的风吹得微微卷边,贴出第三天,店里刚收完晨间的热闹,就出了状况。
一位穿蓝色碎花围裙的大妈掀开门帘进来,围裙下摆沾着点干面粉——
像是刚蒸完馒头就跑来了,鬓角几缕灰发被汗贴在脸颊,怀里紧紧抱着件粉色外套。
那外套一看就穿过:
衣领上嵌着两粒干硬的饭粒,米白色的针织边还勾了根线头,袖口沾着点淡淡的污渍。
她另一只手拎着竹编菜篮子,茄子紫得发亮,青椒带着新鲜的绿蒂,几滴水顺着篮沿往下滴,在水泥地上晕开小小的湿痕,还没等落地,就被门口进来的风卷得晃了晃。
王猛正蹲在货架前整理100码的童装,听见动静抬头,见这阵仗赶紧站起来,手伸到一半又顿住;
指尖离外套还有两寸远,眉头轻轻皱起,语气里带着为难:“阿姨,这衣服都穿脏了,您看这饭粒都嵌进线头里了,实在没法退啊!”
林凡从收银台后绕过来,手掌轻轻按在王猛胳膊上——
他手温偏暖,按下去时带着点安抚的劲儿,把王猛往后带了带。
自己接过外套时,手指特意避开那两粒饭粒,指腹蹭到布料,还能感觉到残留的体温。他脸上带着笑,眼角弯出浅淡的弧度:
“阿姨,您先坐那边的藤椅,我给您倒杯热水。”
说着指了指墙角的旧藤椅,椅面上铺着块小花布。
“特意放了枸杞,您从早市跑过来,肯定渴了。”
他转身去操作台拿杯子,白瓷杯上印着只小熊,倒热水时蒸汽往上冒,裹着淡淡的枸杞香,枸杞在水里慢慢舒展,把水染成浅橙红色。
大妈坐在藤椅上,双手捧着杯子,指尖抵着温热的杯壁,愣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开口,声音越说越小:
“其实是我家娃穿了两天,昨天跟隔壁小朋友撞了衫,哭着闹着说‘不要跟别人一样’,我瞅着你这告示写着‘七天无理由’,就……就厚着脸皮来了。
没想到你这么痛快。”她说着,接过林凡递来的退款时,指尖有点抖,脸从耳根红到了脸颊,还下意识拽了拽围裙的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