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抉择与启程
第三十二章:抉择与启程 (第2/2页)有急事就打这个电话(是他在市里的表哥家的号,表哥在市里开饭馆,能帮衬点,号码我写在纸条背面了),或者找李干事(上次帮他们赶走黑皮的干部,人挺好,热心肠)帮忙,李干事的电话也写背面了。
王猛攥着钥匙,铜铃“叮铃”响了声,他把纸条叠了三层,塞进贴身的口袋里,拍着胸脯保证,蓝布衫都震得发皱,胸口的扣子都差点崩开:
“凡子你放心!店我肯定看好,一分钱都不会少,每天晚上我给你报平安,让你睡踏实;笑笑我也护得妥妥的,她要吃啥我给她买,昨天她还说想吃糖葫芦,我明天一早就去买,买带芝麻的,甜滋滋的,她肯定喜欢!
你在外头别担心,有事儿我找李干事,他肯定帮咱们,上次黑皮那事就是他帮的忙,他人实在!”
他说着,还凑到笑笑身边,捏了捏孩子的脸蛋,动作轻得像碰着豆腐,孩子还没完全睡醒,小嘴动了动:“叔叔,糖……”王猛笑了:“醒了就有糖吃,乖。”
笑笑突然就醒了,眨着大眼睛,点了点头,小手紧紧攥着林凡的衣角,指节都泛了白,把衣角的缝线都拽得有点松,声音软得像刚蒸好的米糕:
“爸爸早点回,等你,给我讲《小美人鱼》的故事,上次讲到小美人鱼救王子了,王子还没醒呢。”说的时候还拉了拉林凡的手,手心暖暖的。
林凡摸了摸女儿的头,指尖蹭过她柔软的头发,像摸过一团小云朵,头发里还沾着根小棉絮,他轻轻摘下来,亲了亲女儿的额头。
转身从床板下的铁盒里拿出四千块钱——钱被他用橡皮筋扎了四层,扎得紧紧的,最大的票子是五十的,有八十张,叠得整齐,边角都对齐了,最小的是十块的,有十张,攥在手里沉甸甸的。
压得掌心有点麻,带着纸币特有的油墨味,还能闻到点铁盒的锈味。他把钱塞进内兜,贴在胸口,能感受到纸币的纹路,像贴着自己的心跳;
又检查了一遍笔记本、身份证(怕住店要用,放在帆布包的侧兜,用塑料袋包着,怕受潮)、牙刷毛巾(带了个小布包,装着洗漱用品;
布包是笑笑妈妈以前生病缝的,歪歪扭扭的针脚,却很贴心,上面还绣了个小太阳),确认没落下东西,才背上帆布包;
帆布包上还沾着点上次进货时的面粉,是他帮面粉厂的张哥搬袋子时蹭的,他没洗,觉得有点念想,看着就想起那天的热闹,张哥还给他塞了袋新磨的面粉。
早班车的铁皮车身“哐当哐当”晃着,像个喘着气的老古董,汽油味混着车厢里的煤烟味飘过来,有点冲鼻,靠窗的座位还沾着点晨露,凉丝丝的;
座位上的木纹被磨得发亮,能看见里面的年轮,透着岁月的味,木纹里还嵌着圈浅黄的印子,是上月有乘客洒的豆浆干了留下的。
车上坐着个去市里进货的小贩,姓刘,跟林凡认识,上次一起拼过车,他凑过来说,嘴里还嚼着油条,油条渣掉在衣服上:
“兄弟,你也去市里找货源啊?我听说东郊区有家服装厂,叫‘利民服装厂’,做的童装质量不错,针脚齐,面料也实在,很多人都去那拿货,老板姓赵,人挺实在,不坑人,你可以去看看!”
林凡赶紧把地址记在笔记本上,心里踏实了些,还跟刘哥聊了聊行情,刘哥说:
“现在做自有品牌是趋势,你有眼光,比咱们倒腾货强多了”,这话让他更有底气,腰杆都直了点,连坐着都觉得舒服了。
车窗外的县城慢慢往后退——卖早点的张叔正支起摊子,蒸笼冒着白气,把他的脸熏得发红,已经有客人在排队了;
哈着白气等油条,嘴里还说着“张叔,多炸会儿,脆点”;修鞋的李师傅蹲在路边,锤子敲在鞋钉上,“叮当”响,旁边放着个收音机,在唱《春天的故事》,声音有点飘,电池快没电了;
街面上的人慢悠悠地走,有的提着菜篮,菜篮里装着新鲜的青菜,有的背着书包,书包上印着卡通图案,透着股熟悉的烟火气;
林凡看着,心里有点舍不得,却也更坚定了——为了笑笑,为了这个家,必须往前走,不能回头。
车子驶出县城,窗外的景物换成了绿油油的田野,麦苗长得齐膝高,风从车窗缝里钻进来,带着青草的甜香,拂在脸上,软乎乎的,像孩子的小手,还能闻到点泥土的腥味。
路边的油菜花田开得金灿灿的,像铺了层黄毯子,蜜蜂在花丛里嗡嗡转,忙着采蜜,偶尔停在花瓣上,翅膀还在扇动;
农民伯伯在田里插秧,弯腰的动作整齐划一,透着股干劲,裤脚沾着泥,溅了不少泥点,弯腰时腰上的旧皮带发出“吱呀”声,偶尔直起身来,擦把汗,用袖子擦,袖子都湿了,又接着干,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像镀了层金。
林凡攥紧了胸口的钱,指腹蹭过纸币的纹路,心里的忐忑慢慢被一股豪情代替——
他不再是那个躲着黑皮跑的小摊贩,也不再是守着存折不敢动的“守财奴”,他要去闯一条自己的路;
一条能让笑笑过得更好的路,一条能让“笑笑宝贝屋”真正立住脚的路,不再看别人脸色,不再担惊受怕。
车窗外的天很蓝,云像棉花似的飘着,软乎乎的,偶尔有小鸟飞过,叽叽喳喳的;
远处的山峦起伏着,像铺了层绿毯,透着股开阔的劲儿。
林凡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满是青草的甜香,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这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
他要带着对家的牵挂,去闯那片未知的天地,去拼一个更好的未来,拼一个能让笑笑安心的家。
他仿佛已经看到,秋天的时候;
笑笑穿着印着“笑笑”logo的淡蓝色T恤,在公园里跑,手里拿着小风车;
风把风车吹得“呼呼”转,风也把衣角吹起来,像只蓝蝴蝶;
孩子的笑声裹着阳光,甜得像刚剥的橘子糖,连空气都透着暖。
有个阿姨走过来问,手里还牵着个小女孩:
“这衣服真好看,在哪买的呀?料子摸着真软,我家孩子也能穿吗?”
笑笑骄傲地挺起小胸脯,声音脆生生的,像小铃铛:
“这是我爸爸做的!在‘笑笑宝贝屋’买的!我爸爸做的衣服最舒服了!”
那画面,够他扛过所有的未知和风浪,够他一步一步,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样子。
新的征程,从这班“哐当”响的早班车开始了。
而家的方向,永远是他心里最软的牵挂,也是最硬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