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你什么德行我还不知道吗
第64章 你什么德行我还不知道吗 (第2/2页)最重要的是这里很好,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想再返回故乡了。
所以,他们想来问问江暖,能不能让他们留在这里,安家落户。
江暖没有拒绝,也没有点头:“我虽是公主,但没有实权,也不参政。
所以我没有权利决定你们的去留。
这件事情我需要问一问吕县令,如果他说没有问题,那你们就可以留下来,我会解决你们其他的问题。
但若是朝廷没有这项政令,你们还是需要返回家乡。
因为我当初安置你们的时候,吕大人跟我说的是“临时安置”。
等旱灾过后,你们都是要返回故乡的。”
流民管事听到江暖这样说,脸上很是失落。
不过总归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多谢公主。无论如何,草民还是想请公主帮我们问一问。”
正说着,江暖的身后就传来了喊声。
她扭头一看,正是好几个月不见的熟人。
江暖挑了挑眉,冲着来人微微一笑:“吕大人来的还真是快。”
吕喻袍子一撩,就跪在地上行了个大礼:“下官参见公主殿下,千岁千千岁。”
江暖嘴角抽了抽:“快起来吧你。这大泥巴地的也不怕脏了你的新袍子。”
吕喻站起身随意的拍了拍衣服下摆,一本正经道:“礼不可废。”
江暖白了他一眼:“快拉倒吧你。
咱俩又不是才第一天认识,你什么德行我还不知道吗?少装了。”
吕喻嘿嘿一笑:“今时不同往日,再说了这是下官的福分。”
“少贫了!”江暖没跟他客气:“你来的正好,我有事同你商量。”
“公主请说!”
江暖指了指这一旁的流民管事:“平洲渡州的干旱如今已经解除。
但他跟我说,咱们冯乘县这边很好,他们不想回去了。
况且这千里迢迢的,单靠两条腿再走回去,老人孩子怕是再遭不住。
所以想问问你,他们能不能留下来?”
吕喻没想到竟是这么回事,摸着下巴沉吟了一会才说:“他们留下来也不是不可以。
本官可以帮他们把户籍办下来。
但他吃饭怎么办?总得要田地吧?
本官这一时半会的也变不出来田地给他们呀!”
江暖抬手一指:“怎么没有,这片不就是现成的吗?”
吕喻明白过来她的意思,整个人惊讶极了:“可,这不是您的私产吗?
这才刚开垦出来呢?”再说了,这丫头当初为了流民的事情,可是同他提了不少的条件。
这块地就是她同意接收流民们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虽然,它的最终出资者是晋王殿下。
如今,她竟是眼睛都不眨的就要让出来吗?
江暖分外豪气:“无妨,我的庄子很多,不差这点,这块地我出了。
你先帮他们把户籍落下来,再按人头把土地分下去。
你抓紧点,最好是在两三天内完成。
这样他们还能赶上种下一季,所有的谷种我来出,也会派人来教他们怎么育秧。
但就这么点田地,平摊到每个人头上肯定是不够的。
你再想想办法,把这附近无主的荒地再拢一拢,交由他们自行开垦。
我记得朝廷有政令,新开垦的荒地三年内免税。”
“是,公主。吕喻代他们给公主磕头了。”
说罢,当即跪倒在地,又给江暖磕了个头。
看到吕喻下跪磕头,一旁的流民们这才反应过来,纷纷跪倒一片山乎:“多谢公主娘娘千岁。”
他们的声音里洋溢着无尽的欢喜,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吕喻的办事效率挺高,果真在三天内就把田给流民们分了下去。
除了江暖捐出的那一千一百多亩开垦好的,还在周围另给他们寻了几块荒地。
平均算下来,每人都分到了四亩左右。
江暖算了一下,要是全部开垦出来,将来再种上高产水稻,他们养家糊口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这几天,江暖又去河对面的两个庄子转了转。
杆河村的百姓们远远看到她就向她磕头行礼,喊她公主娘娘。
还说自打她把骂娘滩上的暗礁给清理干净了后。
如今他们的船或是竹筏就可以直上直下了。再也不用为了去上游办事,而需要绕远路了。
七月初五,江暖的庄子开镰收稻。
初八,这个几百亩的庄子,稻子收得就只剩下长得最好的那一小片了。
因为数天前,几个老爷子从江暖的庄子回去后,就把高产稻子的事情传了出去。
因此这段时间几乎天天有人去看那片稻子。
其实也不是没人打过主意,但碍于江暖的身份,却是无人敢动半分。
尤其到了开鎌这天,那片高产稻田的周围站满了人,乌泱乌泱的。
若不是其他地方的稻子都割完了,只怕这会连站的地方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