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鬼杀人
第7章 鬼杀人 (第1/2页)皇帝回銮后,唐清羽将器具收拾整齐,逐一放入验尸箱中。
抬头之际,只见萧煜早已换下囚服,身着一袭墨色蟒袍,在一众侍从的护卫下正朝外行去。
她来不及细想,背起木箱便快步跟上。
眼看萧煜即将踏上马车,唐清羽急趋上前,伸手攥住了他的衣袖。
“王爷,贵妃一案至今仍有诸多未明之处。吟霜宁死不招,裴青云行踪诡秘,就连王公公也似有隐情……恳请王爷准许小民继续参与侦办此案。”
萧煜骤然止步,侧身垂目看向她。阳光照在他冷峻的脸上,明暗交错,更显威严。
“唐清羽,你精通验尸之术,却不意味着你懂得查案。尸体不会说谎,可活人的心眼、算计和城府,比任何尸体都要复杂百倍。你如今自身尚且难保,又如何助得了本王?”
他语气冷硬,却在话音微顿之际,泄露出一丝不愿她卷入风波的顾虑。
唐清羽并不放弃,仍想再争取机会。
但萧煜却已登上马车,只留下一道不容违逆的命令:“你父亲因本王而入狱,本王自有手段救他出狱。你只需好生照料家中,便是对本王最大的助力。贵妃一案,不必再提。”
就在王府的马车即将启动时,一顶装饰华贵的官轿正好从对面缓缓行来。
微风拂过,轿帘被吹起一角,露出端坐在轿中的官员,正是通政使朱晟。
萧煜原本并未留意。
但那轿子擦肩而过时,他却骤然怔住,鼻翼微不可察地动了动。
一股极淡雅、清幽绵长的香气钻入鼻腔,久久不散。
那是晚香玉的甜润巧妙融合了沉香的醇厚,尾调还夹杂着一丝白芷独特的微苦。
几种香气调和得恰到好处,既不张扬,又极为持久独特。
萧煜的瞳孔骤然收缩,下意识地从马车上一跃而下。
这正是张贵妃待字闺中时亲手调制的独门香方。
从选料、配比到窖藏时日,皆由她亲自斟酌,整个邺都只她独有,别无二家。
可这独一无二的香氛,为何会从朱晟的轿中飘出?
萧煜死死盯住那顶官轿,不动声色地尾随其后,直至它稳稳停在了不远处的通政使府门前。
唐清羽虽不清楚萧煜为何突然举动异常,却仍快步跟在他身后。
官轿停稳,朱晟躬身从轿中走出。
就在他袖摆扬起的一瞬,萧煜清楚看见他腕间系着一枚做工精巧的锦囊香包——
那缕独特的香气正从中丝丝散发出来。
朱晟似乎察觉到了背后投来的锐利目光,他猛地回头,正好对上萧煜冰冷的视线。
他眼中骤然闪过一丝慌乱,随即迅速低下头,几乎是脚步不稳地匆忙跨入府门,随后“砰”地一声,将大门紧紧关上。
唐清羽敏锐地注意到萧煜神色有异,上前一步低声问道:“王爷,怎么了?是否发现了什么?”
萧煜缓缓收回目光,沉默了片刻,才语气平淡地开口:“没什么,只是闻到一股特别的香味罢了。”
他终究没有将“这个香料是贵妃独门秘制”的秘密和盘托出。
年少时的旧事却悄然浮上心头。
那时的张贵妃还是张太傅家的大小姐,年仅十三,便因才貌出众冠绝邺都。
皇后十分喜欢张宝仪,时常邀请她入宫中小住。
他们就这样相识,她教他辨识百花千草,他为她遍寻世间奇香。
那份还来不及说出口的朦胧情愫,早已随着她入宫为妃、他就藩封王,被岁月悄然埋藏,成为彼此心知却不再提起的往事。
如今,她是蒙冤而逝的贵妃,他是刚脱囚困的藩王,身份悬殊犹如天堑。
更何况皇帝生性多疑,若此时得知自己与贵妃曾有旧情,非但会引来猜忌,甚至可能让本就复杂的贵妃案,多出一层“情杀”的嫌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