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国家的发展方向
第95章 国家的发展方向 (第2/2页)“当然,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他坦诚道。
“科技高速发展,社会结构剧变,必然会带来各种新的矛盾。
比如,机器人大规模替代人工后,如何安置被解放的劳动力?
比如,寿命大幅延长后,社会养老体系怎么应对?
再比如,当物质需求被极大满足后,人们的精神世界又该如何填充?
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就要开始思考,并且找到解决办法。技术是冰冷的,但人心是热的。
我们不能在奔向星辰大海的路上,丢掉了我们之所以为人的东西。”
一口气说完,秦浩端起已经有些凉了的茶,喝了一大口,平复了一下自己激荡的心情。
办公室里,寂静无声。
罗瑞祥和张云峰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聆听,到中途的赞许,再到最后的深思。
良久,罗瑞祥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他看着秦浩,眼神复杂。
张云峰感慨道:
“你提的这几点,教育、经济、民生、军事,还有社会问题,都是我们正在解决的东西。”
“你能想到这些,在你心中恐怕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吧?”
这时,罗瑞祥突然一笑,看着秦浩。
秦浩迎着几人的目光点了点头:“是的,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但我觉得可行。”
张云峰来了兴趣,追问道:
“说来听听,我们很想知道,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秦浩放下茶杯,缓缓道来。
“刚才提到的解放劳动力,让所有人摆脱枯燥、重复、危险的工作。我想起一部老电影,叫《机械公敌》。”
“里面的NS-5型机器人,拥有远超人类的力量和速度,还能通过中央主机不断学习进化。
最重要的是,它们被设定了‘机器人三大定律’,天生就是为服务人类而存在的。
我打算将这项技术复制过来,建立起完整的生产线,那么流水线上的工人、建筑工地的工人,甚至是家庭保姆,都可以被它们替代,这不就把人解放出来了吗?”
“还有边防、缉毒、消防这些高危岗位。就由《终结者》里的战斗机器人来替代,它们就很合适干这份工作。”
这两个电影名字一出来,三人不免有些尴尬。
因为他们都没有看过,自然不清楚说的是什么。
“看来,我们还要补习一下这两部电影了。”
张云峰哈哈一笑,缓解了一下气氛。
秦浩跟着笑了笑,顺势将话题拉了回来,“但刚才提到的军事,我还有个更直接的想法。”
“哦?”
一听军事,张云峰的兴趣立刻又被提了起来。
“我们刚才讨论了,未来的国防边界在太阳系。要守卫这么辽阔的疆域,光靠激光卫星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太空舰队。
但从零开始研发,设计船体、攻克引擎、解决维生系统……这个过程太漫长了,十年、二十年都未必能形成战斗力,等我们造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罗瑞祥和张云峰缓缓点头。
“所以,我们还得走捷径。直接复制几艘(独立日)中的小型飞船出来进行拆解。”
“因为除了之前已经复制过的能量护盾和能源系统外,它还有一样最关键,也是我们迈向太空必不可少的技术——反重力系统。”
反重力!
这个词一出,三人同时想到了这种技术的重要性。
而秦浩的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
“我们现在的宇航员,在空间站待几个月,回到地面都要经过漫长的康复训练,来对抗肌肉萎缩和骨质流失。
这是无重力环境对人体的必然影响,我们总不能组建一支太空部队,士兵们每次执行完任务,
回来先集体进康复中心躺上半年吧?那还谈什么战斗力?”
“而反重力技术,可以直接在飞船内部创造出一个稳定的人工重力场。
也就是说,士兵们在飞船里,就跟在地面上一样,可以正常起居、正常训练、正常生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支撑起长时间、远距离的星际航行,这才是组建一支真正能打仗的太空舰队的根基。”
这番话,三人非常认同。
毕竟培养一名合格的宇航员花费可不低。
而且还要对方的身体条件达标才可以,不是谁都能上的。
张云峰激动地一拍大腿:
“这个好!我还在发愁怎么从全国飞行员里挑选尖子,再花个三五年进行超高强度的宇航员训练。
你这一步,直接把最大的门槛给踢开,只要有了反重力飞船,身体素质过硬的普通飞行员,
甚至普通士兵,稍加训练就能成为合格的太空战士,这兵员一下就不是问题了!”
“我就是这个意思。”秦浩点头。
“我们不能再用培养国宝大熊猫的方式去培养太空兵了,我们得让他们像普通士兵一样,能够大规模地培养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