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秋庭深处
第3章 秋庭深处 (第1/2页)小雨抱着一大摞刚打印出来的文献资料,几乎是蹦跳着冲进工作室的,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兴奋。
“倾辞姐!寰宇那边把《秋庭戏侣图》的所有前期检测报告和X光片都传过来了!我的天,足足好几个G的数据!还有他们内部的专家分析笔记,太详细了!”
她将厚厚的资料放在工作台空处,眼睛亮晶晶的:“傅先生的助理说,这些都是傅先生亲自吩咐整理的,说希望对您有帮助。”
沈倾辞正在给一幅民国时期的扇面做去污处理,闻言动作未停,只淡淡“嗯”了一声,目光并未从眼前的绢帛上移开。
她的反应过于平淡,小雨的热情像是被浇了一小瓢温水,但还是忍不住感慨:“傅先生真的好重视这幅画啊,而且……真的好细心。”她偷偷瞄了一眼沈倾辞,后者依旧是那副无波无澜的样子,仿佛她们讨论的不是那个跺跺脚就能让艺术圈震三震的傅衍珩,而只是一个普通的、要求多了点的客户。
小雨吐吐舌头,不敢再多嘴,安静地退到一旁整理资料去了。
工作室重归寂静,只有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模糊唱腔和毛笔扫过纸面的细微声响。
过了许久,沈倾辞才完成手头阶段性的工作。她净了手,走到那摞新资料前。
指尖拂过打印纸尚带余温的表面,她不得不承认,傅衍珩的准备确实充分得超乎想象。高分辨率的X光片揭示了画作深层肉眼难以察觉的断裂和补笔;多光谱成像报告详细标注了不同矿物颜料的分布和退化情况;甚至还有历代收藏者留下的、几乎不可见的标记记录。
专业,严谨,且极具价值。
她坐下来,一份份仔细翻阅。阳光透过花窗,在她低垂的眼睫上投下细密的阴影。她看得极其专注,时而用铅笔在旁边的速写本上记录下关键信息,时而放大电脑上的细节图片凝神观察。
随着了解的深入,她对《秋庭戏侣图》的损伤情况有了更立体、也更严峻的认识。这幅画的修复难度,远超她最初的预估。每一处破损背后,都可能牵扯着复杂的因果。
当她翻到一页关于画心右下角一处严重霉斑腐蚀的分析时,旁边附着一张特写照片。那霉斑的形态颇为奇特,边缘隐约能看出一个极淡的、被侵蚀得几乎消失的印鉴轮廓,比之前她无意间碰触到的那个更为模糊。
几乎是下意识的,她的指尖轻轻点在了照片中那处印鉴的位置。
冰凉的打印纸,粗糙的质感。
然而,就在接触的刹那——
一种截然不同的、尖锐冰冷的触感猛地刺入她的指尖!
那感觉极其短暂,像一根细小的冰针扎了一下,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浓得化不开的阴郁和……不甘?仿佛沉淀了数百年的怨怼,透过纸张,凶戾地传递过来。
沈倾辞猛地缩回手,指尖甚至残留着一丝生理性的麻痹感。
她心跳微微加速,看着那张照片,眉心紧蹙。
这次的感觉,比上次短暂触碰时清晰得多,也……强烈得多。带着一种明显的负面情绪。
这印鉴到底是什么?又为什么会附着如此强烈的情绪碎片?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异样,拿起铅笔,迅速在速写本上依着记忆和照片上的残影,勾勒起那个模糊印鉴的可能形态。
这不再仅仅是修复一幅画,更像是在解开一个尘封已久的谜团。而傅衍珩,他知道这幅画背后可能隐藏的这些吗?
……
傍晚时分,那套来自傅衍珩的顶级修复工具被送到了。
没有大张旗鼓,是他的首席特助亲自送来的,一个同样西装革履、神情一丝不苟的年轻男人,姓周。
“沈小姐,傅总吩咐送来的。”周特助态度恭敬却疏离,将一个大小合宜、材质特殊的密封箱放在工作台上,“傅总说,工具若有任何不称手之处,请务必告知,他会立刻为您更换。”
沈倾辞点了点头:“代我谢谢傅先生。”
周特助没有多留,递上一张自己的名片后便礼貌告辞。
小雨好奇地围过来:“倾辞姐,快打开看看呀!”
沈倾辞解开密封箱的卡扣,箱盖开启的瞬间,即便是她,眼底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