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老周家院子里的缅怀
第七十二章老周家院子里的缅怀 (第2/2页)“这棵树是老周小时候亲手栽的,”她坐在石凳上,慢慢说道,
“那时候他才五岁,非要把刚发芽的槐树苗种在院子里,说等树长大了,就能给家里遮凉,还能摘槐花吃。没想到,这树长得这么好,他却……”老人的声音哽咽了,说不下去。
林溪递过一张纸巾,轻轻拍着老人的后背:“周阿姨,老周的心意没有白费。您看,村里的年轻人都有了好工作,联盟也越来越壮大,我们一直在帮骑手们争取更多的权益,他在天之灵,一定会很欣慰的。”老人点点头,擦干眼泪,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是啊,多亏了你们。老周要是知道,肯定会很高兴的。”傍晚时分,山坳里的气温渐渐降了下来,风里带着丝丝凉意。
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石桌上摆着老人做的花生、瓜子和刚摘的野果。
天空渐渐暗了下来,星星一颗接一颗地冒出来,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明亮而璀璨。
儿子靠在李默怀里,小手里还攥着那个旧哨子,时不时用手指摩挲着。
女儿趴在林溪腿上,睁着大大的眼睛,听林溪讲老周的故事。
“那时候你老周爷爷帮新手骑手送单,遇到下雨天,路滑难走,他就把自己的雨衣让给新手,自己淋着雨跑了十几公里。”林溪的声音轻柔,带着浓浓的怀念,
“还有一次,有个骑手不小心摔了车,货物损坏了,要赔偿一大笔钱。你老周爷爷知道后,偷偷帮他垫付了赔偿款,还安慰他说,谁都有犯错的时候,以后小心点就好。”女儿听得入了神,小嘴巴张成了
“O”形:“老周爷爷真好!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帮助别人。”李默看着女儿认真的样子,心里一阵温暖。
他轻轻喝了一口红枣茶,茶的甜香在嘴里弥漫开来,带着老人的心意和岁月的味道。
“那时候我总觉得,维权是一场打不完的仗,”他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
“骑手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平台的压榨,外界的不理解,有时候真的觉得很累,甚至想过放弃。”他转头看向林溪,眼里满是温柔:“但每次想到老周,想到他的坚持和付出,想到他说的‘要让骑手们活得有尊严’,就又有了动力。现在看着孩子们,看着村里的变化,看着越来越多的骑手得到了应有的权益,就知道老周的心意没白费。”林溪握住他的手,指尖传来他掌心的温度,温暖而踏实。
“我们会一直带着他的心意走下去,不是吗?”她的声音坚定,像山间的岩石,
“联盟会越来越壮大,骑手们的权益会得到更好的保障,村里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这些都是老周想看到的,也是我们要做的。”李默点点头,紧紧握住她的手。
两人相视一笑,眼里的默契无需多言。从创业初期的艰难,到应对各种风波的坚守,再到如今的稳步发展,他们一直并肩作战,彼此依靠,而老周的心意,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他们前行的方向。
远处的山风吹过槐树叶,发出
“沙沙”的声响,像极了老周温和的笑声。那笑声里带着善良,带着勇敢,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在院子里回荡,在山坳里弥漫,在每个人的心里久久不散。
老人坐在一旁,看着眼前的一家人,看着天上的星星,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她拿起一颗花生,慢慢剥着,心里想着:老周,你看,李默这孩子没让你失望,村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你可以放心了。
孩子们渐渐困了,儿子靠在李默怀里睡着了,小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旧哨子;女儿趴在林溪腿上,呼吸均匀,嘴角带着甜甜的笑意。
李默和林溪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坐着,感受着这份宁静与温馨。星空下,老槐树的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像一个巨大的怀抱,守护着院子里的一切。
那些刻在树干上的痕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像一串珍贵的密码,记录着岁月的流逝,记录着真挚的友谊,记录着一份永远不会被遗忘的心意。
李默知道,这次来老周家,不仅仅是缅怀,更是一种力量的传承。老周的善良、勇敢和坚持,会像这棵老槐树一样,深深扎根在他们心里,扎根在联盟的每一个角落,扎根在每一个被他帮助过的人心里。
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风雨,还会有挑战,但只要他们带着老周的心意,带着彼此的坚守,就一定能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就像这山坳里的小村子,虽然藏在群山深处,却总能在风雨中顽强生长,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
夜风渐浓,槐树叶的沙沙声依旧,像老周的叮咛,像岁月的低语,在星空下诉说着一段关于坚守、关于善良、关于传承的故事,这个故事,会在时光的长河里,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