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仁心之困
第十九章、仁心之困 (第1/2页)云芷的“定量模型”如同给一台濒临散架的机器强行套上了精准的齿轮和杠杆,开始嘎吱作响地运转起来。
镇外空地上,墨尘以惊人的效率搭建起了简易的分发点。以粗木和破布围出一片区域,入口处有兵丁检查“工筹”或进行老弱登记,出口则另有兵丁监督,防止有人重复进入。几口大锅架起,冒着稀薄的热气,王掌柜带着伙计,严格按照云芷给出的比例,如同进行化学实验般,精准地量取粟米和水,倒入锅中熬煮。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而紧张的气氛。数千流民排成的长队蜿蜒曲折,如同一条垂死的巨蟒,缓慢地向前蠕动。没有人说话,只有沉重的喘息声、压抑的咳嗽声、以及孩子们微弱的啼哭声。每一双眼睛都死死地盯着那几口冒着热气的大锅,眼神中交织着绝望、渴望、以及一丝被强行压制下去的疯狂。
墨尘按剑立于一处稍高的土堆上,面色冷峻,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全场。他带来的兵丁和临时组织的镇民护卫队,也都紧张地握着兵器,如临大敌。任何一点骚动,都会引来他们厉声的呵斥甚至武器的指向。
秩序,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勉强维持着。
苏源站在栅栏后的一处望台上,看着外面的景象,双手紧紧攥着栏杆,指节发白。模型在理论上无懈可击,但亲眼看到这数千人为了那一点点仅能吊命的稀粥而如此挣扎,他的内心如同被滚油煎熬。
尤其是那些老弱妇孺。他们排在最旁边的队伍里,动作迟缓,许多人几乎连站立的力气都没有,需要互相搀扶,或者干脆瘫坐在地上等待。分到那半碗清澈见底、几乎数得清米粒的粥时,他们那如同枯柴般的手颤抖着,往往等不到走回家人身边,就迫不及待地用脏污的手指刮着碗边,贪婪地舔舐着那一点点可怜的糊糊。
一个瘦骨嶙峋的老妇人,大概是太虚弱了,刚拿到碗没走两步,就踉跄了一下,碗中的粥洒了大半在地上。她发出一声如同哀鸣般的哭嚎,不顾一切地扑倒在地,想去舔舐那混着泥土的粥液,却被维持秩序的兵丁粗暴地喝止、驱赶开。她瘫坐在那里,无声地流着泪,眼神空洞得令人心碎。
这一幕,如同尖刺般狠狠扎进了苏源的心里。
他猛地转身,快步走下望台,径直找到了正在粮行后院监督粮食出库记录的云芷。
“云先生!”苏源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那点粥根本不够!尤其是那些老人和孩子!他们…他们快饿死了!就在我们眼前!”
云芷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他,手中记录数据的炭笔并未停下:“定量模型基于最低生存需求计算,0.3升粥可维持其基础代谢不至衰竭。目前无人因配额不足而死亡,模型运行有效。”
“有效?!”苏源几乎无法理解她的冷静,“那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数字!你看不到他们的样子吗?我们明明有粮食,为什么不能多分一点?哪怕每人多一口,也能让他们好受一点!”
“不能。”云芷的回答冰冷干脆,没有丝毫转圜余地。
“为何不能?!”苏源上前一步,情绪激动,“就因为我的一句‘仁心’?就因为我看不得他们受苦?这难道错了吗?”
云芷放下炭笔,终于正眼看向苏源,她的眼神清澈却深不见底,没有任何情绪,只有纯粹的理性:
“苏东家,您的仁心无错,但在此刻,它是危险的干扰项。”
“模型并非凭空设定。它计算的是在当前粮食总量约束下,能让最大数量的人存活最长时间的最优解。”
“您提议的‘多一口’,看似微小,但需乘以一千三百余的总人口。每日额外消耗将增加至少一石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