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浮世录》为天下苍生
第179章 《浮世录》为天下苍生 (第2/2页)“谢先生,谢兄,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沈某今日前来,一是为致意,二则是为请人。”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谢锋:“广陵府外,夜探敌营,盗取账本,次日又将贪墨证据散落府衙街头,谢兄果然好胆识,好手段!那些纸张,更是闻所未闻,效果惊人。”
谢锋放在膝上的手瞬间握紧,但面上依旧沉静,没有说话,谢广福心中也是一沉。
沈砚将他们的反应看在眼里,微微一笑,安抚道:
“二位不必紧张,沈某并非兴师问罪,相反,对此等为民除害、胆大心细之举,唯有钦佩。今日提及,只是想表明,沈某对此事知之甚详,并无意追究。”
他话锋一转,终于切入核心:“至于今日沈某真正想请之人,乃是令妹,谢秋芝姑娘。”
他看向谢广福,“不瞒先生,城中松墨斋,实乃我镇北侯府私产。日前,掌柜在店门外偶然捡到一本画册,技法超绝,内容……更是令人震撼。画册署名‘芝芝’。沈某循此线索,加之曾与你们同行数日,方才将诸多事情串联起来。”
看到谢锋眼神变得冷冽,沈砚语气无比诚恳地说道:“谢兄切莫误会!沈某绝无恶意,更无借此胁迫之意!实是因沈某近年来正在编撰一部名为《浮世录》的书籍,旨在记录当下民生百态,警示后世。奈何苦寻能真实还原场景、直击人心的画师而不得。直至见到令妹画作,方知天外有天!故而今日冒昧前来,是诚心诚意,想聘请谢姑娘为《浮世录》绘制插画。所有画作,必定会注明出自她的手笔,润笔费用,必定优厚。”
谢广福听完这番话,心中的警惕减去了一些,但也并没有立刻答应。
他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沈大人的诚意,我等感受到了。只是,不知能否让我等先看一看,究竟是怎样的书籍?”
沈砚似乎早料到他会有此一问,微微颔首。
身后的展风立刻上前,从随身携带的行囊中,郑重地取出一厚摞书稿,双手奉到桌上,书稿封面上,是沈砚亲笔所书的三个苍劲大字——《浮世录》。
谢广福和谢锋对视一眼,各自拿起一部分书稿,仔细翻阅。
刚一翻开,父子二人便被其中内容深深吸引,这《浮世录》分明就是一份极其详实、视角客观、甚至带着批判精神的古代社会全景纪实年鉴!
里面分门别类地记录了朝廷政令、地方奏报、灾情实况、民间疾苦……许多内容他们都亲身经历过,一看就知道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而且视角多维,力求真实。
谢广福越看越是心惊,这得需要耗费多少心血去收集、整理、核实?
这沈砚编纂此书,志向可不小!
这本书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与社会舆情价值,若能成功面世,甚至可能流传后世。
两人默默翻看着,最后抬起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深思,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艳。
这本书确实担得起“为天下苍生”这几个字。若他们家芝芝的画能与之结合,无疑是珠联璧合。
沈砚并不催促,只是安静地喝着竹杯里的白水,等待着他们的决定。
良久,谢广福合上书稿,长长舒了一口气,转头问向一旁正过来添开水的李月兰:
“孩子她娘,芝丫头呢?去哪儿了?”
李月兰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看了看沈砚,小声说道:
“那个……一大早就牵着追风,说去……去牧场那边跑马散心去了,这会儿还没回来呢。”
场面一时安静下来。
正主不在,而且看样子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让这场严肃的“招聘面谈”陷入了一个略显尴尬的暂停。
沈砚闻言,倒是神色不变,只是轻轻放下竹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