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要想富先修路
第164章 要想富先修路 (第2/2页)他手指点在地图上,“把咱们村的壮劳力分成两组,一组跟着我从青川河的这个位置开口,引水,沿着这个坡度,一路挖到湿地最低洼的这个地方。渠深不用太深,大概半人高就足够,太深容易穿透隔水层,把地下的咸水或者冷水引上来,以后这地就废了,而且渠也容易淤塞,不好清理。渠口的宽度呢,大概是深度的两倍就行,这样既能保证水流平缓,不容易冲垮渠岸,又不至于把渠堵死。”
谢里正几人凑近了仔细看,边看边点头。
谢广福说得条理清晰,规划合理,让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水渠贯通、良田干爽的景象。
“好!广福,你说得在理!就按这个办!”
谢里正一拍大腿,下了决心,随即又问:
“你刚才说把壮劳力分两个组,一个组跟你去挖渠,那另一个组呢?干啥去?总不能闲着吧?”
谢广福笑了笑,收起地图,道:“里正叔,您听过一句话没?叫‘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谢里正捋着胡子,疑惑地摇头,“这又是哪位先贤说的?我怎么从未听过?”
谢广福面不改色:“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话有道理啊!您想想,咱们村通往县城和京城的那条路,荒草丛生,坑坑洼洼,一下雨更是泥泞难行,上回大虎他们去买油布,也深夜了才吭哧吭哧回来,多危险?要是把路修平整、拓宽了,以后咱们运东西、去县城买卖也方便不是?天黑前就能打个来回,安全省力得多!”
谢九爷闻言连连点头:“广福这话没错!路通了,财才通!以前是没条件,现在咱们人手还算充足,是该把路修一修了!我支持!”
于是,四人又开始头碰头地研究起来,哪个组负责挖渠,哪个组负责修路?各组需要多少人?需要什么工具?伙食怎么解决?工钱如何计算?是先集中力量干一样,还是双管齐下?各种细节一一商讨确认,气氛热烈而务实。
桃源村的一切,都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集体凝聚力空前高涨。
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之中,却有一件事让不少人感到困惑不解,甚至私下里窃窃私语,那就是谢彪他们家,他们家的窝棚前已经堆了两堆的生土了,竟然是开始张罗着要盖房子了!
这消息像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现在大家虽然安顿下来了,但所有人都还住在窝棚里,顶多像谢里正家那样把窝棚搭得结实些、宽敞些。
所有人的共识都是:等砖窑出了青砖,再齐心协力盖房子。
谢彪家虽然只有他一个男人,还瘸着腿,但谢彪的亲戚多啊,要是谢彪说要盖房子,那些三姑六婆家的壮汉都会来帮忙,盖个土坯瓦房也不是办不到。
只是大家都很好奇,谢彪他家为什么就不能等着盖青砖房了?就非要现在盖这土坯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