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湿地边上割芦苇
第111章 湿地边上割芦苇 (第1/2页)谢广福动作很快,用分到的竹子在自家宽阔的宅基地上搭起了两个窝棚的骨架。
一个稍小些,给谢秋芝和李月兰住,另一个大些,住着谢锋、谢广福和谢文。
主结构用粗竹竿支撑,横梁和椽子也都用的是笔直的竹子,显得既牢固又清爽。
然而,最大的问题是遮盖物,他们从板车上卸下那几块历经风雨、补了又补的旧油布,勉强盖住了大窝棚的顶和小窝棚的一半,就不够用了。
“油布不够了。”
谢锋拍了拍手上的灰,望着天空,“看这天,说不定哪天就下雨,得赶紧找东西把顶棚和侧面全遮上。”
“我刚才看到好几户人家都往那边湿地去了,说是下面长了一大片芦苇,正适合割来搭窝棚。”李月兰指着他们村那片湿地的方向说道。
“那咱们也去!”谢秋芝立刻接口,“多割些回来,把顶棚铺得厚厚的,侧边也能遮挡上。”
“去之前,我用竹子做几根简单的扁担,你们先准备工具等着我。”
说干就干,谢秋芝进空间拿出来网购的两把镰刀和一把还算完好的砍骨刀,等谢广福的新扁担做好后跟着人流往那片湿地走去。
路上,果然遇到不少熟人,也都是去割芦苇的。
大家互相打着招呼:
“广福叔,你们也来割芦苇啊?”一个汉子扛着扁担,扁担两头插在两捆芦苇里,笑着对谢广福说。
“是啊,油布不够,得赶紧给窝棚上个顶。”谢广福回应道,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扫过那汉子手里卷了刃、豁了好几个口子的柴刀,“你这刀……不太好使了吧?”
那汉子叹口气,把柴刀亮出来:
“可不是嘛!以前当撬棍使过,崩了好几个口子,割草费老劲了!等以后安顿下来,谢铁匠那边能开炉了,一定得求他给修补修补!”
他脸上带着期盼,又有些无奈,好工具对庄稼人来说太重要了。
没走多远,又遇上一位姓王的婶子,她身边跟着个十七八岁、面相憨厚的儿子。
王婶子一眼就看到人群里格外水灵的谢秋芝,眼睛一亮:“哎呦,月兰妹子,你家闺女长得可真俊!这细皮嫩肉的,你也舍得让她来干这粗活?”
说着,还用手肘悄悄碰了碰自己儿子。
李月兰哪能听不出这话里的意思,装作没听懂,笑着敷衍:
“王婶子说笑了,庄稼人的孩子,哪那么娇气。窝棚等着芦苇铺顶呢,都得搭把手。我们先过去了啊,你们慢点。”
说着,赶紧拉着谢秋芝加快了点脚步。谢秋芝不喜欢这王婶子打量自己的眼光,别过头赶紧跟上李月兰。
来到湿地边缘,果然看见一片望不到边的茂盛芦苇荡,芦花已经抽出,白茫茫一片,随风摇曳。
许多村民已经埋头割了起来。
一阵风吹来,空气中飘过芦苇被割断的清脆声响和清新的植物香气。
谢广福也找了个地方开始干活,但很快,工具上的差异就显现出来。
谢锋手里用的是新镰刀,刀口锋利,割起芦苇来“唰唰”作响,效率很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