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章 肃王送礼
第一卷 第6章 肃王送礼 (第1/2页)琉筝早想好了说辞。
“母亲误会了,女儿是想着,祖母不日便要回来,让她老人家住正院更舒坦些。”
“哪有这样的道理?如果没有我跟你爹,哪来的你?没有你,哪来的这将军府?”
现在却是想起,这将军府是她得来的了。
可没有祖母,又哪来的阮老爷,哪来宋氏这个大夫人?
琉筝平心静气地说:“怕外人会置喙。”
“外人怎会管这些?”
“爹怎么想?”琉筝将问题抛给了阮老爷阮翰墨。
阮翰墨有些尴尬。
他自认是读书人,讲究斯文,不好意思跟老太太争一个院子,便道:“就住听竹院吧!”
宋氏还想争辩,被阮翰墨强硬拉走了。
宋氏一肚子气,走的时候骂了好几句难听的。
但琉筝毫不在意。
横竖宋氏的心早就长偏了,她越乖顺,宋氏只会越得寸进尺。
“就按我刚才说的安排。”琉筝对潘鸿说。
“是!”
潘鸿走后,琉筝看向天边绚烂的晚霞。
这晚霞漂亮到有些吓人。
她不懂天象,却记得很清楚,前世这些漂亮的晚霞出现后没过半个月,大雨压城,一场泥石流将祖母所在的避暑山庄冲毁了。
祖母、二房、三房的人,无人幸免。
她还记得很小的时候,祖母怕她热,在暑日的夜晚为她摇扇吹凉,在冬日为她捂脚取暖。
更是在她被逼要替兄从军时,多次阻止。
虽然最后她还是上战场了,但若说这阮家上下唯一有人对她有真心,那便是祖母了。
前世若有祖母庇护,她也不会死的那样惨。
故而,这一世她让潘展快马加鞭,将祖母带回来。
泥石流还有半个月,算算时间,完全来得及。
而另一边,宋氏正在听竹院发火。
阮老爷劝了两句,见没用,便去了小妾苏娘的房里,不管她了。
宋氏更加恼火。
还是阮芸筝在旁安抚,宋氏的脸色才稍稍好转。
“还好有你,芸儿。”
阮芸筝将头趴在宋氏的膝上,说:“芸儿也只有您了。只是,芸儿怕祖母回来,这家里便再没有芸儿的位置了。”
她说着,漂亮的脸蛋上流下两行清泪来。
“母亲,祖母不会因为长姐回来了,就将我赶走吧?祖母她老人家,素来是不喜欢我的。”
“绝不可能!你又没有做错任何事。”
可宋氏心里却也说不准。
老太太从前就偏疼阮琉筝一些,又不喜芸儿,这一趟被接回来,若是见自己还是更疼爱芸儿,说不定真会……
她想了想,有些坐不住了。
“来人,叫钱嬷嬷来。”
钱嬷嬷是老太太身边的人,只是因为钱嬷嬷腿脚不便,这一趟没有跟去避暑山庄。
若有钱嬷嬷前去阻止,老太太会回来得晚些。
在老太太回来之前,她能做很多准备,让芸儿在这将军府站稳脚跟。
不多时,钱嬷嬷过来了,两人一番耳语,钱嬷嬷便悄悄从后门出去,坐了马车,前往避暑山庄。
“幸亏钱嬷嬷现在听您的,女儿能继续留在您身边了。”阮芸筝再次匐在宋氏膝上。
宋氏摸摸她的脸:“多大的人了,还跟以前一样爱哭。快去洗洗脸。”
“是。”
阮芸筝福身离开,等回到她狭小的院子后,脸色当即沉下来。
她这辈子从小到大,还从未住过这么小的屋子!
那些下人也是,捧高踩低。
方才她回来路上,还听见几个仆妇议论,说她如何如何不如阮琉筝,还说她是“假小姐”,来打秋风的。
明明从前这些人见了她,无不奉承的。
明明该住在下人房,遭这些议论的人,该是阮琉筝!
一转眼,全变了。
她是如愿住到了将军府,可还不如从前在那臭气熏天的阮府。
可以预见,阮家那老太婆如果回来,她的境遇会很惨。
阮芸筝气得浑身发抖,好在极力克制住了。
片刻后,阮芸筝平稳心神,召来了自己的心腹丫头素萝,低声问:“慧凡大师说的天象,确定会在半个月之后应验吗?避暑山庄那边,真会发生泥石流?”
素萝点头:“慧凡大师自小观天象就没错过,咱们不就是得了他的指点,才来的阮家吗?”
阮芸筝垂头:“他不是刚算错过吗?他先前说的了,大哥会得军功,位极人臣。可如今,得了军功的人,是阮琉筝!”
想到这,阮芸筝就恨得咬牙切齿。
肃萝想了想,说:“小姐,奴婢仔细想了想,慧凡大师没算错,大小姐的确是用大少爷的名字,去的边关,立下的军功。”
“……”
“小姐,您就放心吧,大师说的事必定会应验。不管是泥石流,还是说以后您能当皇后,之后都能应验的。”
阮芸筝心下稍稍放松一些。
那她就等着那个死老太婆的死讯了。
只是二房跟她走得很近,这么死了,也有些可惜。
但想到往后的路,她的表情又坚毅起来。
她会为二房的人多烧点纸钱的。
……
次日,琉筝正在前院书房看兵部的名册。
靖元帝许她修整一月后,去兵部上任,故而她要提前熟悉兵部的人事。
前世她死后三年,阮芸筝成了太子妃。
太子一党不可小觑,她须得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才不会被轻易拔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