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章 大难临头
第一卷 第2章 大难临头 (第1/2页)阮府独峰书院。
养女阮芸筝步履匆忙,赶到大夫人宋氏的院子。
“母亲!”
宋氏忙放下茶盏。
“怎么样?找到你大哥和你长姐了吗?”
阮芸筝额头上满是细汗。
她摇摇头,说:“没有大哥的消息,更没有长姐的消息……母亲,您说,会不会出什么差错了?”
宋氏紧紧攥着帕子。
“不会的!你大哥办事素来稳妥,又带了那么多人……绝不可能出差错。”
“那会不会是姐姐不曾按照家书说的赶回来?所以大哥哥去找她了?”
“不可能!你姐姐最是孝顺不过,知道我重病,定会立即赶回来……”说到这,宋氏脸上略有一丝尴尬。
帮着儿子算计女儿,这些话,到底有些说不出口。
但眼下,儿子是最重要的。
明明昨夜就该回来的人,如今一丝消息也无,叫她如何不担心?
“再多派些人去榆关夹道,一定要找到你大哥!”
“是!”
阮芸筝很快又出去了。
宋氏的眼皮一直跳,心里总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她转身,去到院子里的小佛堂,虔诚地双手合十。
“菩萨保佑,一定要让杳杳和长筝平安归来……”
杳杳,是琉筝的小字。
“阿嚏——”
城门外,琉筝狠狠打了个喷嚏。
很快,城门打开,大太监刘义自马车上下来,。
琉筝忙屈身下马,对着大监深深一躬身。
“公公安好。”
“好,好。”刘义上前扶住她双臂,借机压低声音说:“将军的信,陛下已经看过了,只是将军到了御前,自己要好好找个说法,否则若是触怒龙颜,神仙也救不了。”
“多谢公公!琉筝永远记得您的恩情。”
刘义一笑:“陛下已经等候多时了,百姓们也在长街翘首以盼。将军,请吧!”
琉筝点头。
待扶着刘义上马车后,琉筝转身利落上马。
“驾!”
……
京城万人空巷,全都挤在了长街上,谁不想亲眼瞧瞧那位击退金兵、护得家国安宁的昭勇大将军?是否真如传说中身长九尺,魁梧似熊?
很快,城门大开,马蹄踏过长街的青石板,发出惊雷似的声响。
帅旗摇曳,瞧热闹的百姓终于看到了最前头的雪色骏马。
马上的人一身劲装裹着利落的线条,绝非寻常男子的魁梧;银亮的铠甲在日光下泛着夺目碎芒,身后的大红披风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似天边的火烧云。
待身影再近些,人群里忽然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嘶声,“那……是个……是个女子?!”
女子脸上的表情从容又淡漠,红唇不点而朱。
尤其那双眼,明亮如皎月。
“那就是昭勇将军吗?她她她……她竟是一个女子?!”
“看那虎符!错不了的!”
“真是可惜了,竟是个女子……原本我还打算上阮家,为贵女们说亲呢!”
“可惜什么?跟金兵这场仗打了快十年了,若无她把守边关,恐怕咱们早就吃不上热乎的饭了!”
“哈哈哈!这下好了,我家儿子可以上门去说亲了!”
“想得美!昭勇将军这般能力和姿色,便是皇子也配得!你儿子?还是算了!”
但不论琉筝是男是女,可以预见的是,阮家的门槛,马上就要被踏破了。
却也有人质疑。
“一个女子,何来那么大的能耐?我看,这其中必定有猫腻吧?!”
“女子就该在家里相夫教子,上阵杀敌简直有辱斯文!”
百姓们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茶楼上,两名男子注视着琉筝的身影。
“王爷,这下你可得头疼了,人家昭勇将军是个女子呢,想拉拢她……恐怕你只能娶她为王妃了。”
一身玄衣的肃王面无表情放下茶杯。
“聒噪!”
目光却也不由得朝底下那匹汗血宝马上的身影看去。
只见马上的女子一双眸子比天上的日光还亮,直直看向不知哪里。
肃王薄唇几不可闻地勾了下。
阮琉筝,他们又见面了。
三年前,他隐藏身份,以流民的身份,去调查边疆粮草案。
机缘巧合,他进了阮琉筝的长随军。
那时,他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卒,她却在鹿山之战上,以命相救。
之后他查清案件,假死脱身,她恐怕至今都以为,自己已经死了……
楼下,琉筝冷眼看向独峰书院的方向。
书院的人大抵还在等着她跟阮长筝调换身份回去呢。
忽得,琉筝察觉到似乎有一道目光格外炙热。
她下意识抬头,却只看到一抹玄色的背影。
莫名的,她觉得这道背影,似乎有些眼熟。
“将军?”
副将的声音让阮琉筝收回目光。
她回过神,叮嘱了身侧的副将一句后,在百姓的欢呼声中往紫禁城去。
一直到琉筝的身影彻底消失在众人视线,百姓们仍旧没有离去。
而此时,琉筝已经卸甲上殿。
“传——主帅昭勇将军,宣武将军、定远将军……等,上殿!”
金銮殿上,六根金蟠龙柱恢弘立着。
文武百官皆伫立两旁。
琉筝前世还活着的时候,军功被阮长筝抢走,故而她生前从未踏入过这金銮殿。
但她做鬼魂的时候,早已经来过数次,还坐过龙椅。
那龙椅冰冷坚硬,也没有想象中那么舒服。
如今真到了这儿,也不四处张望,神色严肃,脚步沉稳,率领众将士卸甲上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