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吉尔泰
第23章 吉尔泰 (第1/2页)栖云山大捷,没想到汉军的正规军这么不经打,姚铁明信心大增,本来是想再干一仗的,准备将杨雄所部1.2万人调回来,一起合围,把许延寿的中军和后军也吃掉。
然而,帝贺果断否决了这一方案。
此时,新夏朝根基未固,倘若过早将禹羌铁骑的实力公之于众,极有可能促使暗中对立的宣帝集团与霍光集团暂时摒弃嫌隙,结成同盟,共同对付新夏朝。
再者,杨雄所部已然撤至西平亭,此地距离遥远。而且,杨雄所部随行的两万余户百姓乃是举家迁移,与青城古镇的情况大不相同。
青城古镇作为撤退后路,早已进行了多年的经营,秉持着“广积粮,深挖洞”的策略,一应生活物资皆已筹备妥当。姚铁明所部的百姓只需携带金银细软等贵重物品,其余琐碎杂物均可舍弃。
百姓们一旦抵达青城古镇,便能迅速投入劳动生活,如此一来,姚铁明所部的骑兵行动自如,来去不受掣肘。
反观杨雄所部,他们携带的辎重繁多,行动极为迟缓。若骑兵单独行动,那么几万百姓的安危将失去保障,后果不堪设想。帝贺爱民如子,自是不愿百姓遭殃。
当然,刘贺没有将他准备与许延寿做交易的私心讲出来,这事不能太多人知道,否则将会影响交易的完成。
当即将离开眴卷县之际,李嘉城郑重地向他的上级承志将军请示,是否能率领当地暗卫力量一同护送主上前往沙坡头。
承志将军闻言,仔细思索一番,认为确有必要。毕竟此刻距离与汉军的交战区域日益临近,增强安保力量乃是当务之急。于是,他即刻向帝贺进行了请示。
帝贺听闻此事后,陷入了片刻的沉思。他并非担忧自身安危,而是心中另有打算。倘若许延寿同意交易,那么李嘉城日后倒是可以成为他与许延寿之间沟通联络的交通员。经过审慎考量,帝贺最终同意了李嘉城的请求。
随后,袁承志下达指令,让李嘉城精心挑选十名精干的暗卫,一同前往沙坡头执行护送任务。
当帝贺一行人马抵达沙坡头之际,前线有快马疾驰而来,呈上重要军情:汉军主帅赵充国,因忧虑汉宣帝那大舅哥许延寿贪功冒进、身陷险境,遂严令汉军加快行军之速。此番提速,较先前预估之行进速度,足足提前了半日骑程。
此刻,许延寿所部之中后军已然开拔至定西郡治,略事休整后,将向栖云山方向而来;赵充国亲领的四万铁骑,已顺利抵达祖厉县;而李小龙麾下三万兵马,连同押运的兵器粮草,正有序通过陇山静边寨。三者之间的骑程差距,均在一日半左右。
坐镇静边寨军事基地的闫国庆发来请示,询问是否对汉军的押粮队伍展开袭扰行动。
与此同时,祖厉县潜伏的暗卫传回消息,汉军正在祖厉县大力扩充武器库与粮仓,似在为后续战事做着更为充分的准备。
(祖厉县(现会宁县),两汉时,地居“丝绸之路”北线,用兵河西孔道。据《史记》记载,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祖厉县(祖厉音嗟赖,以祖厉河而定名),属安定郡,治所在今县北郭城驿镇,有祖厉县故城遗址。公元前112年,汉武帝西巡到此。《汉书·武帝记》载;“(元鼎)五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畴,遂逾陇,登崆峒,西临祖厉河而还”。)
军情突变,帝贺沉稳踱步,深思熟虑后,当机立断做出调整,责令李嘉城率所属十暗卫火速奔往金城,与龙且战狼小队会合后,换装汉军服饰,持缴获的许延寿强虏将军令牌和调兵虎符,赶赴栖云山截调许延寿所部的中后军,命其即刻连夜驰援正在攻打金城南城的许延寿前军。
龙且率部将许延寿押送回金城,于南城门外二公里处恭候帝贺。同时令刘飞龙在该处搭建汉军营帐数座,伪造许延寿前军曾在此扎营的假象。
命闫国庆暂不对李小龙所部进行袭扰,以免汉军有所警觉而影响到金城行动计划,而是改派人员前往祖厉县,与潜伏暗卫探明汉军在城内扩建武器库和粮仓的位置、规模及真实意图。
随后,帝贺与袁承志及诸葛亮等六暗卫快马加鞭赶往金城南城门。
待与许延寿会面之后,双方仅是略作寒暄,毕竟彼此乃是旧相识。
许延寿向帝贺行揖作礼,只因两代昌邑王皆曾善待其许家,帝贺更是拯救了养育他们长大的姑姑。
因时间紧迫,帝贺亦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将真实意图告知许延寿,待许延寿的中后军连夜攻城一个时辰后,他的铁骑便即刻撤退,将金城拱手相让,如此一来,许延寿便可在赵充国的大军抵达之前,夺得据占金城的首功,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
帝贺仅需他许家人承诺协助陈平来孙陈莫(化名陈瑞明)恢复陈家世家身份地位,并在汉宣帝面前多加美言即可。
若不应允,帝贺便会将其斩杀,连同他所部已然“被骗上路”的中后军一并屠戮殆尽。
许延寿深知禹羌铁骑的恐怖战力,晓得帝贺所言不假。当然,他并不知晓此时的金城已然是空城一座,仅有可随时机动快速撤退的战狼大队五千精兵。
许延寿未作过多思考,因为陈家对他许家也有过恩惠,便应允了帝贺的所有安排,他别无选择。
双方商定由李嘉城担任单线联络的交通员,相关消息皆由其负责传递。
(后来,许延寿果然没有食言,在霍光死后,霍家遭灭三族之祸,汉宣帝最终得以重掌权柄,许家一门三侯,确实在汉宣帝面前为陈家进言,承蒙宣帝恩准,助陈家恢复世家之位。)
紧接着,换装汉军服饰的龙且小队便充作许延寿的亲兵,护送其返回南城门二公里外的营帐。
许延寿沿途亦见到了用汉军尸体布置的攻城假现场,他晓得这是他前军的士兵,对帝贺考虑周全之举亦颇为钦佩。至此,他已无话可说。
继而,诸般事宜皆按帝贺之筹谋稳步推进。
验明令牌与虎符无误后,许延寿所部中军,在裨将陈水贬统领下,后军则由裨将赖清得率领,连夜兼程驰援。
彼等深夜于金城南城门外二里处,得见许延寿将军,在其下达死令攻城、否则立斩的指令后,二将率部连夜向南城门发动攻击。虽遭战狼大队十波利箭袭击,折损近五千骑兵,然终攻至南城门下。
而在半个时辰前,刘飞龙已遣人将先前被俘之百余名汉军击昏,于其面、身涂抹鸡血后,随意弃置于南城门城楼各处。
刘飞龙所部战狼大队亦与许延寿之中后军激战半个时辰后,顺利从北门撤出金城,尾随而至的龙且趁乱枭斩陈水贬之首,而李嘉城则暗箭射杀赖清得。
然而最终剩余的一万五千汉军,在强弩将军许延寿的率领下,成功攻上南城门,并与已在城楼上苏醒的原汉军俘虏顺利会师。
俘虏们茫然不知发生何事,匆忙捡起地上的兵器,迅速归队。此后,无人过问是否曾被俘,他们亦不会吐露真相。
由于许延寿是在突围时被刘飞龙活捉,偏离主战场,因此这些俘虏并不知道他们的主将被俘一事,而知悉此事的只有跟随许延寿突围的亲兵,但这些亲兵已悉数被刘飞龙斩杀。这也是帝贺交待的。因此认识和知道许延寿被俘的,就只有帝贺和刘飞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