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展昭部驻防乌梁素海,袁承志建立黄沙津渡
第18章 展昭部驻防乌梁素海,袁承志建立黄沙津渡 (第1/2页)(3)展昭部已驻防乌梁素海,拟在离其80多里地的桌子山脚的平原地带建立军镇(暂叫“桌子山军镇”,请王上赐名),以安置随军家属及造船工人。
已在乌梁素海最大的一个岛屿建设可以建造战舰的大型船坞,在桌子山军镇的一个正在广植胡杨树的取名胡杨岛的岛上建设可以建造中小型船只和战舰上装备的中型船坞。
所部斥候已游弋至狼山,并与第1军团各部及梅超风部建立联系通路。
展昭另密报,在桌子山发现似有祭天仪式图案的古老岩画。
并协助旦增若扎石已在居延海建好可以建造小型船只的小型船坞,首批十条快速小艇已交付青鸟游击兵团使用。
(4)在富有建城经验的海来阿木的日夜操劳下,数万民众挥汗如雨,北典城内城轮廓已基本成型,南城门已落成;外城掌政镇居住区优先建设,已建成可容纳五千人的生活区;
由于三项国策甚得民心,且韩晓健大臣专设配合农业生产之从事引水治渠的“田卒”“河渠卒”服务农业生产,以及管理农田水利的“田官”“农都尉”等官员下到田间地头服务百姓,是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在内的各项农田水利工作的推进效率大大提高。
而且上述服务型官员还成立水社、田社等民众互帮互助组织,以“教作耧犁,又教衍灌”,民众“广开水田”“开荒种地”“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非常高。
如今,暖泉村农场、金山村农场、平吉堡农场三个大型农场的田地已成片开垦,这个冬季就可以播种冬小麦了;
北典直道已经建成正式投入使用;月牙湖兵洞军事基地已基本建成;
由于国相宗政明月忙于岩画科考,韩晓健特邀请负责金城属国行政事务的韩红和负责精绝国事的精绝国王妃姚铁意前来帮忙处理新朝行政事务。
韩红正在暖泉村农场、金山村农场和平吉堡农场大力推广桑蚕种植,希望能得到昌邑“云锦”的支持,以发展北典城的丝织业。暖泉村作为第一个种桑试验基地,如今桑蚕种植已成规模,小溪青石,屋顶炊烟,处处桑树,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水墨画。
姚铁意则致力于推广每家每户的葡萄大棚种植,并在距离平吉堡40里地的玉泉营建设以葡萄园为主、兼种甜菜、试种甘蔗的农场,以期发展制糖业;
以及在距离金山村30里地的新开垦的南梁农场试验大面积种植一种结满红色果子的枸杞子。据古医书记载:“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
姚铁意发现贺兰山的水土比精绝国的更适合枸杞的生长。
正因枸杞子有强身健体之功效,且其晾晒成干后极易携带,熬汤或喝茶时,将枸杞子放在开水里即可食用,甚为方便,是故军方在石嘴山大型军马场的周边新开垦的简泉农场亦有意种植枸杞子。
(5)依托月牙湖兵洞军事基地,韦南天已于黄河东岸之月牙湖的横城建立“黄沙津渡”渡口。
经袁承志将军协调,在侠客山庄和禹羌山庄的大力支持下,借助马帮和丐帮的力量,通过水陆联运的方式,将陇山的十吨木头先通过陆路运至金城属国,再通过水路走黄河水道运至贺兰山东麓,这样比走难走的陆路至少省了一个月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