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短暂的联盟?
第十四章:短暂的联盟? (第1/2页)“墙缝”里没有昼夜,时间感变得模糊而扭曲。我只能根据自己生理上的疲惫和饥饿来大致判断过去了多久。
回响是一个极其严苛、毫无耐心的“老师”。他教授的方式并非言语,更多是直接通过某种意识链接,将大量的信息碎片和操作模型粗暴地“塞”进我的大脑。过程痛苦不堪,像是强行拓宽早已定型的神经通路。
他教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感知伪装”。
“你的每一次权限调用,都会在数据层面产生涟漪。”回响的声音直接在我意识中回响,伴随着大量难以理解的代码示例,“‘L’的监控网络就像一张灵敏的蛛网,能捕捉到最细微的震动。你要做的,不是不产生震动,而是让你的震动,伪装成……别的什么东西。”
“比如?”我忍着大脑的胀痛问。
“比如,一段正常的系统自检波动。”他展示了一段极其复杂的、不断变化的频率模型,“或者,一次微不足道的硬件错误反馈。甚至……模仿其他‘漏洞’活动时产生的那种混乱噪音。”
他教我如何用意念“编织”出一层薄薄的、动态的伪装外壳,包裹住我真正的权限指令,让其融入系统的背景噪音里。这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微操技巧,每一次尝试失败,都会引来回响毫不留情的意识斥责——那感觉就像被高压电鞭抽打。
几次成功的伪装后,我果然感觉到那股无处不在的、来自“L”的系统性压力减轻了少许。虽然它依然存在,但不再像探照灯一样死死聚焦着我。
接着,他教我“精准操作”和“代价最小化”。
“修改一个人的记忆,不需要动用【人格覆写】那种核武器!”回响嘲弄着我过去的粗暴,“那就像为了拍死一只蚊子而拆掉整栋楼。你可以只是模糊掉特定时间点的感官细节,或者植入一段无关紧要的误导性信息,效果类似,但产生的系统冗余和数据异常要小得多,更容易被自动修正机制忽略。”
他让我尝试修改隧道里一只老鼠的【行为意图】,让它不去啃咬一根重要的线缆,而是被旁边一块更美味的垃圾吸引。我失败了十几次,不是修改过度让老鼠直接僵直,就是完全没效果。最终,当我成功让老鼠犹豫了一下,然后转向那块垃圾时,我几乎虚脱,但回响只是冷冷地评价:“勉强及格。消耗的能量还是太多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隐约感知到“墙缝”里并非只有回响一个“存在”。黑暗中时常有难以名状的“视线”扫过,有时能听到窃窃私语般的、完全无法理解的数据流碎片。它们对我们保持着距离,充满了好奇和警惕。
“别理会它们。”回响警告我,“有些‘残渣’的逻辑已经彻底崩坏,靠近它们只会污染你自己的代码稳定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