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血镜初现
第四章 血镜初现 (第1/2页)滨海市CBD,玻璃与钢铁的丛林在午后的阳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泽。“宏宇大厦”如同一柄利剑直插天际,与周边那些线条柔和、注重生态设计的现代建筑相比,它棱角分明、气势逼人,却隐隐透着一股不容亲近的孤高与冷冽。
一辆不起眼的黑色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大厦侧门。车门打开,陈玄跟着张九黎走了下来。陈玄依旧是一身素色棉麻衣衫,在这处处透着精英气息的环境中显得格格不入。他抬头望了眼高耸入云的大厦玻璃幕墙,阳光被切割成无数耀眼碎片,晃得人眼晕,他却不自觉地微微眯起了眼睛。
张九黎还是一身便装,神情冷峻,只对迎上来的便衣刑警微微颔首,便领着陈玄穿过警方拉起的临时封锁线。大厅内部远比外面看起来更加空旷挑高,冷白色的灯光打在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上,几乎能映出人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消毒水和空气清新剂混合的味道,试图掩盖某种更深层的不安。
现场勘查似乎已近尾声,大部分技术人员正在收拢设备,但气氛依旧凝重。警戒线围起的地方靠近大厅一角的休息区,地上用白笔画着一个人形轮廓,旁边散落着一些标记牌。
“第三起。”张九黎的声音低沉,打破了令人压抑的寂静,“死者是这家信托公司的初级分析师,年轻,前途看似光明,没有任何自杀理由。监控显示,她是自己走到这里,然后……”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只是指了指那个人形轮廓。
陈玄沉默地点点头,目光却没有立刻投向那片不幸的区域。他的视线仿佛不受控制般,被大厅内无处不在的装饰镜所吸引。
宏宇大厦的内部设计极尽现代奢华,大量运用了镜面元素。从入口处的巨大迎宾镜,到立柱上镶嵌的条形镜面装饰,再到天花板上巧妙间隔设置的镜面不锈钢板,甚至是一些装饰隔断也采用了单向镜或特殊镀膜玻璃。这些镜子设计感十足,切割精准,安装巧妙,共同拓展了视觉空间,让本就宽敞的大厅更显恢弘气派。
然而,在陈玄眼中,这些镜子的摆放位置却显得异常“刁钻”。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追随着光线与反射的路径。入口处的迎宾镜将门外涌入的阳光折射向东南立柱的条形镜饰,那条形镜饰微微偏转一个角度,又将光斑精准地投映到天花板的某一块镜面不锈钢上,经过一次反射后,一束经过多次“接力”的冷光,如同经过精密计算般,不偏不倚地、持续地打在白线勾勒的人形轮廓——尤其是头部所在的区域。
此刻并非正午,光线强度并不猛烈,甚至有些微弱,但那种被多重镜面锁定、聚焦的感觉,却让陈玄感到一种莫名的不适。这真的只是设计师别出心裁的艺术构想?
他不动声色地挪动脚步,从几个不同角度观察。发现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大厅内总有多条由镜面反射构成的“光路”,它们最终的交汇点,都隐隐指向死者生前最后停留的那个角落。这绝非偶然
。
“陈先生?”张九黎注意到陈玄的出神,循着他的目光看向那些镜子,“有什么发现吗?”他办案多年,直觉告诉他,陈玄的关注点绝非无的放矢。
陈玄收回目光,神色恢复平静,轻轻摇头:“只是觉得这里镜子很多,设计很特别。”他没有当场点破自己的疑虑。这些镜子的布置,隐隐暗合某种极其古老、近乎失传的“镜煞”格局,但这仅仅源于那半本《相灵秘卷》上的只言片语,毫无实证。在一位讲求证据的刑警队长面前,贸然说出“风水煞气”之类的话,不仅徒劳,甚至可能引人误解
。
他走向警戒线内,终于将注意力投向那片核心区域。警方已经清理过现场,但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极淡的、若有若无的甜腥气,与他感知中的“阴煞”气息有些类似,却又更为稀薄古怪。
他蹲下身,手指并未触碰任何东西,只是虚悬于地面之上,目光仔细扫过每一寸地面、旁边的沙发椅背、以及最近的立柱底部。
忽然,他目光一凝。
在距离白线人形轮廓右手食指约半米远的一块大理石地砖接缝处,他看到了一点极其微小的、几乎被忽略的暗红色渍点。它不像血迹,反而更像某种红色颜料的细微飞溅,若非他眼力远超常人,绝难发现。
几乎同时,他的左眼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视野边缘似乎有细微的金星闪过。这感觉来得快,去得也快,却让他心头一紧。反噬的征兆,在他集中精神观察时,再次悄然浮现。
他强压下不适,正欲开口提醒张九黎注意这点不起眼的发现,身旁一位正在收拾设备的技术人员手里的仪器突然发出了“嘀”一声轻响,屏幕上的频谱图跳动了一下。
“奇怪……”技术人员嘀咕了一声,拍了拍那台便携式环境检测仪,“刚才在西北角好像也捕捉到一个类似的低频脉冲,很微弱,一闪就没了,仪器故障了?”
西北角?
陈玄立刻抬头望去。那里是大厅另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摆放着几盆高大的绿植作为装饰,绿植后方的一面墙上,同样镶嵌着一组抽象艺术镜面装饰。
他脑海中瞬间将西北角的镜面、技术人员提到的异常脉冲、脚下发现的暗红渍点、以及那些交织聚焦的反射光路联系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