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友谊与爱情
14 友谊与爱情 (第1/2页)“张琳琳其实并不喜欢你,张琳琳喜欢的人是我。”听完郭文明的故事,刘文友同学笑着说道:
我家住杨庄,由于人口多,共有十几亩土地,所以每年农忙季节,特别是夏收夏种,对于全家来说都是一场浩大的工程。我的父母对我们兄妹十分关爱,基本上没让我们参与多少繁重的劳作,更多的重担都压在他们身上。
小时候听得最多的话就是父母的念叨:“好好学习,将来不管做什么,只要不种地就行。”这让我想到焦波老师早年拍的《乡村里的中国》中农民杜深忠说的那句话:“土地不养人,我对土地一点感情都没有。”道出了匍匐在土地上的父辈们深深的无奈。
初中毕业前的那个冬天,西风凛冽,天寒地冻,一向身体硬朗的父亲,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我们。从此往事历历,只留下无尽的追忆。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81年中考我名落孙山,是妈妈不断地鼓励我,让我再复读一年,那时候家里的经济压力挺大,两个姐姐都已成家,家里只有年老的妈妈和我们兄妹,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妈妈还是坚持让我复读,后来终于考上了高中,对于妈妈的恩情,儿子一辈子都无法回报。
高中时我与郭文明同桌,那时候我们晚自习十点后便结束,半小时后所有教室断电。
那时候生活条件真的苦啊,没有人用得起那种带有防风罩的洋灯,只能自己做一盏煤油灯。
用墨水瓶做灯瓶,盛放煤油;用牙膏皮做灯芯筒,穿过墨水瓶盖的中央固定好后,一端在瓶口内,一端伸出瓶口外。将一缕线从灯芯筒穿入做灯芯,灯芯下端浸入瓶内的煤油中,上端则留在灯芯筒外。
这种油灯由于低矮,照亮范围受限,看书和写字受到影响,为了提高照明范围,郭文明从家里带来一只酒瓶做灯瓶,这样虽然提升了高度,但随着油面下降,灯芯又不够长,一会儿便要回宿舍加油。后来郭文明想了个办法,就是往酒瓶中加水,因为密度不同,油总是浮在水的上方,这样就彻底解决了亮度与高度的问题。
那是一个激情绽放的时代,咕咕的肚子与饱满的热情同在,在每个学生的眼里,没有阴影,看到的都是阳光灿烂的未来,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憧憬。
毕业那一年,我爱上了张琳琳,她清丽脱俗,走到哪里都会叫人眼前一亮,我几乎不敢仰视,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女孩子。
我必须承认,我当时被她迷住了。如今四十年过去,见到她我依然心跳加速鼻尖冒汗。我始终认为并非我自作多情,而是我一直把心中的这份隐秘情感看得那么纯洁,那么神圣。
她的出现,如同春日里的一缕暖阳,照亮了我年少的天空,让我从此懂得了什么是心动。她的笑容,如同夏夜里的星光,璀璨而遥远,让我始终无法触及。
张琳琳是那种能够让房间亮起来的女孩,她的笑容总是那么温暖,她的眼神总是那么明亮,她对生活的热情总是那么感染人。
爱上她之后,我愈来愈妒忌她身边的男孩子,我变得沉默寡言,经常刻意的回避她。我认为她不会爱上我,她喜欢被一大群男生喜欢,而不是我一个。
我在日记本上写下情诗,表达对她的喜爱,但每一封情书都会被我撕成碎片。
我一直没有勇气向她表白,害怕一旦说出口,连朋友都做不成。
突然有一天,我的文具盒里出现了这样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一首诗:
夜草如碧丝,
思念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我一看就知道是她写的,可同座郭文明硬说是写给他的。
晚上我买了许多零食和啤酒去她宿舍,可其她同学却说她到外面看电影去了,其中就有郭文明。莫非她真的喜欢郭文明?我的心突然像幽碧深潭投下的一颗石子,悠然地沉去,沉去。
后来每当看到她和郭文明交谈时,我心里总是很不舒服。
这年我考上了中国(徐州)矿业大学!王园园也考取了南京师范大学。
刚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和妈妈都很高兴。可是高兴没几天却又发起愁来:妈妈一分钱没有,我哪里有钱去上大学呢?
妈妈也一愁莫展!她借遍了亲朋好友,最后只借到两百多块钱!这点钱连学费都不够,别说吃饭、住宿了!
九月份学校开学,陈广建到江苏(无锡)税务学校报道,我也跟他一起来了。我只有两百块钱,我想住在他们学校,然后出去找工作,找到工作后再搬出去。
陈广建本来睡在上铺,他与下面一位同学换铺,我便与他同睡。我吃饭也到他们食堂,比外面便宜。
这天星期日,我很早就起来了,陈广建还在睡。我不好意思叫他起来买饭,于是一个人来到街上,只听一位摊贩正在高声叫卖:“稀饭、咸菜、煮鸡蛋,三毛、三毛、三毛钱!”三毛钱也不多。吃完后我给摊贩一园钱,可他只找给我一毛。我问他不是说三毛钱吗?怎么找给我一毛?他说一样三毛,三样就是九毛。我一听十分后悔,早知道就不吃咸菜、煮鸡蛋了。
一会儿来到锡惠公园门口,进园票价四毛。我正考虑是否进去,一位学生模样的人叫我给他一毛,他带我们进去。刚才摊贩正好给我一毛钱,我就给了他。他联系了五、六个人之后,带我们从轻工业学院进入公园,真的不必买票,一会儿他就赚了六毛!我受到启发,以后天天带人从轻工业学院进入公园,一天能挣十几块钱!
还有一次,我到五爱广场玩,内急找不到厕所。后来看见一个人前胸后背都写着“厕所”两字。我问他厕所在哪?他叫我给他一毛,他带我去。等凑齐七、八个人后,那家伙穿大街过小巷,把我们带到一个公共厕所,自然他又挣了八毛。难怪大家都说江南好,带人上厕所也能混饭吃!我以后白天带人进公园,晚上领人上厕所,一天能挣二十多块!
我把自己的发现告诉陈广建。他听说进公园不要买门票,高兴得一蹦三尺!这天星期日,他约了七、八个同学,叫我带他们到公园玩,我自然满口答应!
同学中只有一位女同学,长得十分漂亮,衣着也很时髦。她本来坚持买票,三块多钱她付。陈广建说钱是小事,逛逛轻工业学院也不错。女同学于是不再坚持,和我们一起进了学院、公园。
在公园玩了半天,他们兴高釆烈,我却不太高兴。因为他们都是大学生,天之骄子,两年后走上工作岗位,衣食无忧!我带人进公园,上厕所,简直就是打黑工!让熟人看见我前胸后背挂的是“厕所”两字,不知道会不会笑掉大牙!
中午在外面小饭店吃饭,那美女同学抢着买单。下午又到惠山玩。不知不觉,大家都走散了,最后只剩下我和美女同学两个人。她问我在哪个班,我说与陈广建同班。她说她也跟陈广建同班,怎么在教室没有看见我呢?我羞得无地自容,只好跟她讲了实话。
听说我是矿业大学新生,因为无钱上学到无锡打工,美女十分震惊!她说她叫冯玉兰,家住无锡宜兴,父母都是税务干部,家里条件不错!她劝我立即赶去学校报到,学费生活费她借给我,权当交个朋友!
我和她非亲非故,怎么能接受她的资助呢?回校后她找到陈广建,让他充当中间人。她借钱给陈广建,陈广建再借给我。既如此说,我立即赶到矿业大学报到。当我报到的时候,离截止日期只剩下最后一天!
从此我们书信往来不断,我心里除了感激还是感激!我不可能完全依赖玉兰资助,每天晚上或星期日,我坚持为附近中学生补课。寒假、暑假,我到大饭店洗碗!到大二时,我就不再接受她的资助了!
从我离开无锡以后,冯玉兰和陈广建不断给我写信,鼓励我战胜困难认真学习,将来考硕士、博士他们也全力支持!不过她是城里富小姐,我是农村穷书生,我不敢追求她。
开始的时候,冯玉兰的信都是和陈广建的信放在一起,我也是同时回信。后来玉兰单独给我写信,称呼由刘文友同学改为文友,后来干脆只写一个友。我原来称她冯玉兰同学,后来改称玉兰,最后也就称她为兰。
1987年7月,陈广建和冯玉兰从江苏税务学校毕业。陈广建进了桃园乡税所,冯玉兰直接进了宜兴国税局。而我仍在矿业大学上学,我学的是四年本科。
87年9月,玉兰给我写信,说她国庆节到徐州玩。她是我的恩人,我自然热烈欢迎!国庆节学校放假三天,我放弃为学生补课,陪她到处游玩。她说她已参加工作,再也不必向父母要钱,所以在徐州的所有花费,都是她一个人买单。
也就在那三天,玉兰倾诉了她对我的爱慕之情。她说她父母本来想让她嫁给局长儿子,可是那小子成天吃喝玩乐,与别人炫富夸权,她对他一点没有好感,她喜欢我的纯朴善良!
我不信佛,但我信缘。生命中有很多很多的人与自己擦肩而过,多少次擦肩,多少次回眸,多少次微笑,却在宿命里注定也仅仅是彼此之间的路人甲乙。而我们的相识不是偶然,不是刻意的安排,也不是前生500次的深情回眸而换来的今生相识。我相信这是爱情里的缘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