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四十年再回首 > 4 代课老师

4 代课老师

4 代课老师 (第1/2页)

“40年之前,我们共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也共同体验考试的紧张。我们班一直是年级中的优秀班,我们为此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那时的我们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同窗齐集,是最有缘分的相遇;同窗身影,是最靓丽的倩影;同窗时光,是最美丽的风景;同窗岁月,是最美好的回忆。
  
  我们互相尊重、团结友爱,没有恭维和吹捧,没有冷漠和炎凉,没有谎言和欺骗,只有最难忘的师生情,最坚定的同学情。”“不管岁月多么沧桑和艰辛,但我们的师生之情都难以磨灭,难以忘怀,回首望,人间冷暖,世风炎凉,让人难舍的还是师生情、同学情。”听完王云同学讲的故事,孙建安同学接着说道:
  
  长江东西走向,龙游河南连长江,北接大海。河面弯曲狭小,因为与长江相通,就算是盛夏,河里的水也是清凉透骨。到了冬天,因为江水川流不息,气温又不太低,河水也冻不起来。
  
  江河如此多娇,除了运输方便之外,更为主要的是水产丰富。每逢雨季,大水由农田流入河中,又从龙游河南流入江。任你暴雨倾盆,太阳一出来,立即恢复如初;又或者数月不下雨,因为临近江河,土地也不可能干涸。因此不管天气如何变化,如皋始终旱涝保收!
  
  在龙游河与长江交接处有个杨家庄,因为紧靠长江,这里有广阔的芦苇滩。那望不到尽头的齐刷刷的一片翠绿,翻卷出一浪又一浪绿波,层层推向水天相接的白云深处。这里水草从生,天上白鹭、天鹅飞来飞去;地上野鸡、野兔繁衍生息;更有那鱼虾蟹鳖,在水边游来爬去。这里空气清新,环境优雅,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鱼、蟹有个特性,喜欢逆流而上,不喜欢随波逐流!做人这是好品质,做鱼那就是犯傻!每逢下雨,水往低处流,鱼往高处游!等到雨停水止,路边上,农田里,到处都是鱼虾蟹鳖,不须任何工具,赤手便可以捡上几斤,加点油盐,足够一家人吃上几天。如果将河段任何地方筑上两个土坝,将坝中水抽干,每次都能捕上几十斤鱼虾。捕完将坝挖掉,过几天再筑再抽,又能捕上几十斤!鱼虾从长江游来,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我的父亲当了一辈子农民,种了一辈子田,履历简单得像一张白纸,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他的人生,那就是“毫不起眼”。但是从小到大,父亲用他的勤劳善良养育我们长大,父亲是天,父爱无边。
  
  在那些难以果腹的拮据日子里,早饭一般是用少许米和菜、土豆搅合在一起熬成的杂拌粥,给我另开小灶用小米做粥,相比之下我的饭非常金贵。逢年过节偶尔吃一顿肉能让我兴奋好几天,父亲总是抢着啃用刀子也刮不下多少肉的骨头,他老说骨头好吃,我当时真的以为骨头好吃,其实父亲是想让我们吃肉时能够心安理得。
  
  那年头地里的收成看老天爷的脸色,家里的收入得勒紧裤带省着。为了补贴家用,父亲养了一只小羊羔,出工时带着镰刀和绳子,回家路上再捎带着打草,日复一日硬是把羊儿喂大了。腊月来了,年关也近了,逢年过节正是农家最需要钱的时候,父亲就卖了老羊过年用,再接着养老羊生下的三只小羊。
  
  这个世界上勤劳可以创造财富,而且勤劳本身就是一笔财富。父亲这一辈子别无长技,勤劳却是有目共睹。他的汗水和勤劳,也是我们一家能够熬过那段艰难岁月的法宝。
  
  父亲虽然身体瘦弱,却是家里的顶梁柱,几乎所有的重体力活都留给了他。推磨、喂猪、掏猪圈这些活儿他责无旁贷。特别是农忙时碾场,都要自己推巨大的石碾。父亲在前面拉,我在后面推,一圈又一圈,一会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父亲脸上的皱纹成了汗水流淌的通道,横七竖八地淌满了脸庞。但他从没说过一个“累”字。
  
  父亲也是田里的一把好手,除了队里分的自留地,还见缝插针地把坟边荒地开垦出来精耕细作,和他稳妥的性子一样,父亲侍弄庄稼仔细认真,锄草、浇地一丝不苟,一样不漏。
  
  父亲沉默寡言,很少打我骂我,可我就是怕他。只要他一看我,我就觉得他的眼神跟刀子一样,浑身发寒。
  
  我不知道别的父子如何相处,我只知道我跟父亲之间好像隔着一道看不见的薄膜,想亲近却又有些畏惧。
  
  我们如皋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过了清明、谷雨,气温渐渐回升,降雨明显增加,万物就进入旺盛的生长季节。尤其过了五一节,早上四点出头天就亮了,白天更像是完全换了季,房屋、树叶在阳光照耀下亮得刺眼,柏油马路泛起粼粼白光,而空气中明显弥漫起阵阵热浪,一切都是夏天的模样。
  
  不久窗外就传来布谷鸟的啼鸣,人们说它叫的是“麦收割割”,听起来也象。布谷鸟一来,也就意味着农忙季节来了。
  
  在如皋,油菜是家家户户必种的作物,一年到头吃油都靠它。油菜籽不能等熟透后割,否则干脆的菜籽会掉到地里。八成熟的时候割最好。割油菜得靠手工,根根枝丫割下来,先聚拢在一块旧被单或花油布上,再盖上油布闷几天才打。油菜割完,还得拔油菜杆。遇到下雨天泥土松软还好,要是连续几天干旱,泥土干涸板结,油菜杆就像树根一样长在地里。这时候只能够用铁锹挖。
  
  打油菜必须选择天气晴好的时候,而且太阳越暴烈效果越好。掀开油布,把油菜枝丫在上面铺好,晒上两个小时,就可以用连杆拍了。一遍拍完,把枝丫翻过来再晒个把小时,然后再拍一遍。拣掉拍碎的枝丫籽壳,再把菜籽和碎屑的“混合物”一簸箕一簸箕地端到屋山头的风口扬尘,直到把碎屑尘土扬尽,剩下清一色的油菜籽,打油菜的工序才算结束。
  
  收完油菜之后便是收小麦、大麦、玉米,然后栽秧苗、插秧。栽完秧苗后要天天起早放水、关水、施肥、打药水、拔水草。有些水草看起来象水稻,拔掉后又生,前后得拔好几茬才行。接着还要种黄豆、芋头、花生、棉花......一晃夏天过去了,秋收秋播又到了眼前,也就是收稻子、种麦子、种油菜,一年长两熟或三熟。
  
  种地辛苦,可是年底算算账,种子买了多少钱、化肥买了多少钱、农药买了多少钱、请收割机花了多少钱?最后粮食卖了多少钱,最后发现本钱都没收回来,更不要说人工钱了。可是亏本也得种啊,总不能让它荒着呀。
  
  1986年9月,杨校长介绍我去大明中学代课。
  
  那时候桃园乡和大明乡之间不通汽车,要去大明的话,要么骑自行车,要么先坐公交到磨头镇,再从磨头镇坐到大明,很不方便。
  
  可是我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父亲叫我坐公交去,我只好向公路边走去。
  
  到了路边,正好遇到高中时的同学朱新民。他问我到哪里去,我说去大明中学代课。朱新民高中毕业后贩羊为生,他买了一辆摩托,这几天正好没生意,便说送我去学校。我一听求之不得。
  
  9月的天空一片湛蓝,阳光温暖但不刺眼。朱新民骑着摩托车疾驰在柏油路上,呼啸而过的秋风将我前额的长发吹起,我忽然感到一丝凉意——秋天终究还是来了。和我不同的是,朱新民一直都是短发,他说这样看起来精神,也容易打理。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骑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学校。学校的老师都下班回家了,只有钱校长还在加班,钱校长热情地给我安排了宿舍,朱新民当天就和我住在一起。由于身处新环境,我们两都没有睡意,几乎聊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正式上课,上课前钱校长向其他老师介绍了我。这时我发现学校只有十几名老师,其中有一位年轻女老师,听说也是代课的。女老师名叫王琴,长得很漂亮,也很有气质,今年21岁。
  
  老师们对我很热情,说我有什么困难可以找他们帮忙,不要客气。我心里感到暖洋洋的。
  
  下课后回到宿舍,我告诉朱新民同事们对我都很热心,其中一位代课老师还是个美女、很有气质。朱新民一听立马两眼放光:“真的吗?那你把美女老师介绍给我”。我想我刚来学校,和王琴还不熟悉,怎么能冒昧地帮她介绍呢。这时正好王琴从我宿舍门前经过,我便指给朱新民看。朱新民一见两眼都直了,以后就呆在我宿舍不走了……
  
  整整一周,朱新民一直在校里陪我,他到外面吃,我也不好叫他走。好不容易挨到星期六放学(那时单休),我收拾东西准备和他回家。这时候王琴到宿舍找我:“孙老师,你们回家时能不能载我一段?”她住磨头,和我们顺路,因为不是我的车,我有点犹豫,没想到朱新民立马就答应了:“好的好的,咱们三个人一起回家,路上还可以说说话呢。”见朱新民已经答应了,我也笑了笑说:“好吧,咱们一起回家。”
  
  我让王琴坐到我前面,三个人一路上有说有笑,朱新民将摩托车开得飞快,一会儿便到了王琴的家门口。王琴邀请我们到她家里坐坐,朱新民求之不得,立即就去了她家,我也跟着进去了。
  
  王琴向妈妈介绍了我和朱新民,她妈妈很感谢我们带她回家。我说:“阿姨别客气,只是载了一段路而已。”王琴妈妈说:“我女儿文化不高,工作上还望你多多指导。”我说:“阿姨,我也是代课的,不过我们以后会互相帮助,您放心。”就这样,我们又聊了好一阵,这时我想起离家还有一段路程,就赶紧和王琴母女告别,然后和朱新民向回家的方向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