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昨夜的淤青
第四章 昨夜的淤青 (第1/2页)凌夜站在浴室的荧光灯下,水流哗哗地冲击着陶瓷洗手盆。他凝视着镜子中的自己,目光最终落在右手虎口处那圈不肯消散的淤痕上。青紫色的印记中心,蓝色的钥匙状符号仿佛被某种无形之力烙印在皮肤深处,周围环绕着一圈细密的古老字符,即使在明亮的光线下也隐约散发着幽微的光芒。
他用左手拇指轻轻按压那片皮肤,预期的疼痛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温热感,仿佛皮下埋藏着微型的发热装置。更令人不安的是,当他集中注意力凝视那些符号时,它们似乎会在视野边缘微微蠕动,如同活物般具有自己的生命。
“这不可能是真的。”凌夜对着镜中的自己低语,声音在狭小的浴室里产生轻微的回响。
然而左手中那片黑色羽毛的存在,无情地否定了他的自我安慰。羽毛约莫一指长,通体漆黑,却在光线下折射出彩虹般的油亮光泽。他将其举到鼻尖轻嗅,一股淡淡的臭氧与古老尘埃混合的气息钻入鼻腔,让人联想到雷雨过后的图书馆,或是长期未开启的古旧房间。
凌夜小心地将羽毛放在洗手台旁,打开水龙头,用冷水扑脸。冰冷的水流暂时驱散了脑中的迷雾,但当他抬头看向镜子时,那些符号依然清晰地印在右手上,仿佛在嘲笑他试图否定现实的行为。
穿衣时,他特意选择了长袖衬衫,将右手腕处的痕迹仔细遮掩。这个动作让他感觉自己像是在隐藏什么见不得光的秘密,一股荒谬感油然而生。
去公司的地铁上,凌夜格外注意周围的乘客。每一张面孔都清晰可辨,没有梦中那种模糊扭曲的感觉。他仔细观察每个人的手部,没有任何人带着类似他这样的奇异印记。列车正常地停靠每一站,没有永不停止的行驶,没有漆黑一片的窗外景象。
这一切正常得几乎令人失望。
“早上好!”苏晓元气十足的声音将他从思绪中拉回现实,“哇,你看起来比昨天更糟了。昨晚又没睡好?”
凌夜勉强笑了笑,下意识地拉了拉右手的袖口:“算是吧。”
“还是那个梦?”苏晓压低声音,眼神中混合着好奇与关切,“说真的,你需要放松一下。今晚要不要一起去新开的那家酒吧?据说调酒师超级帅哦。”
凌夜正要拒绝,忽然心念一动:“其实...我昨天看到一座很特别的建筑,银色的高塔,就在城西那边。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苏晓歪头想了想:“银色的塔?哦,你说的是那个新电信塔吧!听说信号超级强,但是...”她突然压低声音,“有点邪门。”
凌夜的心跳微微加速:“邪门?”
“施工的时候出了好几起事故,还有人说晚上在那附近看到奇怪的光。”苏晓神秘兮兮地说,“项目部请了什么大师来看风水,改了好几次设计呢。”
这些信息与昨天维修工人的说法不谋而合。凌夜感到一阵莫名的兴奋,仿佛拼图正在逐渐完整。
午休时,他借口外出办事,打车再次前往电信塔。白天的银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现代感十足,与梦中那座古老而神秘的银塔相去甚远。但当他走近时,右手印记的温热感再次出现,且比昨天更加明显。
凌夜绕着塔基行走,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在塔的北侧,他发现了一小块区域被临时围栏挡住,上面挂着“设备检修”的牌子。好奇心驱使他悄悄跨过围栏,发现地面有一块检修井盖被移开,露出向下的阶梯。
一股混合着泥土和金属的气息从下方涌上来。右手印记突然变得灼热,几乎到了疼痛的程度。凌夜犹豫了片刻,四下张望确认无人注意后,小心地向下走去。
阶梯通向一个狭窄的地下室,里面布满了各种电缆和设备箱。空气凉爽而干燥,与地上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在房间的尽头,凌夜注意到一面墙与其他地方不同——它是由古老的石块砌成,明显是现代建筑中的遗留物。
走近那面石墙,他倒吸一口冷气。墙上刻满了符号,与梦中钟楼石栏上的符号如出一辙,更与他手上新出现的那些字符惊人相似!
凌夜颤抖着伸出右手,将印记对准石墙。就在两者距离仅剩几厘米时,所有符号突然开始发光,一股强大的能量流从墙面涌出,通过他的手臂传遍全身。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眩晕,视野中闪过无数快速变换的图像:星辰运转、文明兴衰、陌生的landscapes...
“你在干什么?!”一个严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能量流突然中断,凌夜踉跄后退,撞在冰冷的设备箱上。一个穿着工作服的中年男子站在楼梯口,眉头紧锁。
“这里禁止入内,没看到外面的牌子吗?”男子语气不善地走上前来。
凌夜急忙站直身体,下意识地将右手藏在身后:“对不起,我走错了。”
男子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凌夜,忽然停在他的右手腕上。凌夜意识到袖口可能滑落,露出了部分印记,急忙拉扯整理。
“你手上那是什么?”男子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寻常的紧张。
“没什么,只是...纹身。”凌夜勉强解释。
男子眯起眼睛,似乎不相信这个解释,但最终只是挥了挥手:“赶快离开这里,这不是游客该来的地方。”
回到地面,凌夜心跳依然急促。那个男子的反应明显不正常,他肯定知道些什么。阳光照在脸上,刚才地下室的经历仿佛一场短暂的幻觉,但右手印记残留的灼热感提醒他那不是梦。
下午回到办公室,凌夜心神不宁。他尝试搜索与电信塔相关的信息,但找到的都是官方发布的新闻稿和技术参数,没有任何不寻常的内容。那个维修工人提到的“古老石刻”也无从查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