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青铜花开,执子之手 > 第17章 正午广场的呐喊

第17章 正午广场的呐喊

第17章 正午广场的呐喊 (第2/2页)

学堂里挤着二十多个村民,年纪最大的已经年过花甲,最小的才刚及武丁的腰。有人靠在草堆上打盹,脑袋一点一点的,嘴角还挂着口水;有人捧着石板抓耳挠腮,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石板上的刻痕歪歪扭扭,像是被野兽抓过的痕迹。
  
  “武丁师傅,这‘田’字我实在画不直。”一个带着哭腔的声音突然响起,村民壬举着手里的石板凑了过来,石板边缘还沾着木屑,他的指关节处磨出了好几个血泡,红得刺眼,“我练了一下午,要么多一横,要么少一竖,您再教教我呗?”
  
  武丁强撑着精神站起身,接过村民壬手里的石笔,弯腰在石板上示范:“看好了,先画一横,要平,再画一竖……”话没说完,他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手一抖,石笔在石板上划出一道歪扭的痕迹。他赶紧用手捂住胸口,指缝里隐约能看到脸色的苍白——这些天他白天要规划建房的事,晚上还要教村民识字,几乎没怎么合过眼。
  
  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咚——咚——”,两下,沉闷地回荡在夜里。远处忽然传来一声狼嚎,悠长而凄厉,让学堂里的人都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武丁望着满屋子渴求知识却进度缓慢的村民,额角的青筋轻轻跳动——二十多个人,每个人的问题都不一样,他一个人根本顾不过来,这样下去,别说建城镇,就连基本的文字普及都要拖到猴年马月。
  
  “这样下去不行,一百双手也教不过来。”他喃喃自语,目光落在窗外漆黑的夜空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得找帮手,找懂文字、会算术的能人来帮忙!”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议事厅里就传来“砰”的一声巨响。武丁将腰间的青铜战刀重重拍在粗糙的木桌上,刀刃与木头碰撞,震落了几片木屑,还差点打翻桌上的陶碗。
  
  雷蒙坐在主位上,捻着下巴上的胡须,眉头皱得紧紧的,像是能拧出水来;妇好则翘着二郎腿坐在一旁的石凳上,手里拿着个野果,咔嚓咔嚓地啃着,果汁顺着指尖往下滴,眼神里却藏着几分漫不经心。
  
  “我要去外面找教书先生,找懂文字、会算术的能人回村。”武丁的声音坚定,目光扫过面前的两人,没有丝毫犹豫。
  
  雷蒙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身上的兽皮披风扫过桌角,直接将桌上的陶碗掀翻在地,陶碗摔在地上碎成了好几片。“胡闹!”他的声音里满是怒气,“外面的人都是些眼高于顶的家伙,咱们这穷乡僻壤,连块像样的丝绸都没有,人家凭啥来给咱们教书?你这是白费力气!”
  
  “爹,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妇好咽下嘴里的野果,将果核精准地抛进远处的陶罐里,发出“咚”的一声轻响。她狡黠地笑了笑,指尖把玩着腰间别着的锋利骨刀,骨刀在晨光下泛着冷光,“我有办法让能人主动来咱们村。”她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没人知道她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
  
  三日后的正午,烈日当头,官道旁的密林中闷热得像个蒸笼。树叶被晒得打蔫,蝉鸣声嘶力竭,连风都带着股热气。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背着沉重的书箱,沿着官道慢慢走着,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衫,额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浸湿了衣领。
  
  这书生名叫周墨,是个落魄的秀才,正要去邻县投奔亲戚。他走得有些急,没注意到脚下的藤蔓,突然被绊了一下,整个人往前扑去,书箱摔在地上,里面的书本散了一地。
  
  “哎哟!”周墨痛得龇牙咧嘴,刚想爬起来,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他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兽皮短打的女子从树后跳了出来,女子身姿矫健,眼神锐利,正是妇好。紧接着,十几名壮汉从树林里钻了出来,每个人手里都举着石矛,石矛的尖端磨得锋利,对着周墨围成了一个圈。
  
  周墨吓得浑身发抖,赶紧爬起来抱紧书箱,声音都在打颤:“女、女大王饶命!我只是个路过的穷书生,身上没多少钱,您要是缺盘缠,我……我把书卖了给您!”
  
  妇好歪着头打量他,目光落在他散落在地上的书本上,突然往前凑了两步,几乎贴到周墨的脸前,鼻尖差点碰到他的鼻尖:“听说你是读书人?那你会背《千字文》吗?背一段听听,要是背得好,我就放你走。”
  
  周墨愣了一下,赶紧点头如捣蒜,深吸一口气,结结巴巴地背了起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他越背越顺,声音也渐渐稳了下来,额头上的冷汗却还在不停地冒。
  
  妇好听着,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卷兽皮卷轴,又递给他一截木炭:“边背边写,把你背的字写在这卷轴上,写得好,我不仅放你走,还送你盘缠。”
  
  周墨接过木炭和卷轴,手还在微微发抖,他小心翼翼地铺开卷轴,一笔一划地写了起来。炭笔在兽皮上划过,留下黑色的痕迹,字迹虽然有些潦草,却还算工整。
  
  妇好等他写完,突然一把夺过卷轴,展开看了两眼,忍不住大笑起来:“好!笔迹工整,是个好苗子!”她转头对身后的壮汉们喊道,“给先生抬轿子,咱们回村!”
  
  壮汉们立刻围了上来,不由分说地架起周墨,不管他的哀嚎和挣扎,抬着他就往镜泊湖村的方向走。林间回荡着周墨的声音:“你们放开我!我不去!我还要去投奔亲戚啊!”可他的声音越来越远,最终被树林里的蝉鸣声淹没。
  
  当天晚上,周墨被推进了一间装饰精美的木屋。这是村里的贵宾屋,屋里铺着柔软的兽皮地毯,桌上摆满了食物——烤得金黄的鹿肉,散发着甜香的野果,还有一壶清澈的野果酒。两名穿着干净布衣的村姑捧着热水和新衣裳站在一旁,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
  
  妇好已经换上了一身丝绸短衣,颜色鲜艳,衬得她皮肤愈发白皙。她脸上带着甜美的笑容,走到周墨面前,语气轻柔:“周先生受惊啦!从今日起,您就是我们镜泊湖村的教书先生,桌上这些都是给您的见面礼,您要是不够,还可以再跟我说。”
  
  周墨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话来:“可、可我是被你们……被你们绑来的啊!”
  
  妇好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她从腰间抽出一把匕首,“啪”的一声抵在桌案上,匕首的尖端陷入木头里,留下一个深深的痕迹。她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语气也冷了下来:“先生要是教得好,村里的美酒美人管够,每月还有粮食补贴;要是敢藏私,或者想偷偷跑掉……”她用刀尖在木桌上轻轻划过,留下一道长长的痕迹,“这张桌子,就是你的下场。”
  
  周墨吓得浑身一哆嗦,赶紧点头:“我教!我教!我一定好好教!”他战战兢兢地接过妇好递过来的《千字文》,手指都在发抖。
  
  妇好转身的瞬间,脸上又恢复了甜美的笑容,仿佛刚才那个眼神锐利的女子不是她。她对着门外喊了一声:“来人,给周先生端碗热汤来,让先生好好休息。”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半年过去了。镜泊湖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砖灰瓦的学堂前,一群孩童排着整齐的队伍,大声背诵着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声音清脆,回荡在村子上空。
  
  学堂旁边的街道两旁,商铺林立,有卖兽皮的,有卖粮食的,还有卖手工陶器的。商贩们手里拿着算盘,“噼里啪啦”地算着账,脸上带着笑容。墙上贴着几张规整的告示,上面用炭笔写着村里的大事,不少村民围在告示前,指着上面的字小声议论——他们现在已经能认出不少字了。
  
  武丁站在街道旁,望着热闹的集市,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半年的时间,村里不仅有了学堂,还建起了好几间砖瓦房,城墙的轮廓也渐渐清晰起来。
  
  “武丁啊!”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雷蒙气喘吁吁的声音。雷蒙快步跑了过来,脸上堆着笑容,额头上还沾着汗珠,“你看这村子,现在多热闹!我和妇好她娘商量了一下……”他凑近武丁,压低了声音,眼神里带着几分期待,“是不是该把你和妇好的婚事办了?”
  
  武丁顺着雷蒙的目光,望向远方——妇好正站在一片空地上,手里拿着图纸,指导着村民们建房子。她穿着一身干练的短衣,头发束在脑后,偶尔抬手擦汗时,眼神里满是认真。武丁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他轻轻叹了口气,对雷蒙说:“伯父,等城镇建成,百姓们都能读书识字,都能住上安稳的房子……我再考虑终身大事。”
  
  雷蒙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张了张嘴,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我等你这句话。”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镜泊湖村的土地上。初具规模的城墙轮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壮阔,忙碌的村民们穿梭在工地和街道上,孩童的笑声、商贩的吆喝声、算盘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而充满希望的画面。武丁站在原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镜泊湖村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