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染霜挂帅寻君归5
91染霜挂帅寻君归5 (第1/2页)雁门关的晨光刚漫过城楼垛口,帐外便传来细碎的马蹄声。苏墨翻身下马时,盔甲关节处还沾着未化的霜花,在初阳下泛着冷光。他匆匆掀帘而入,手中军报的边角已被冻得发硬,染着的墨痕在寒气中晕开些许:“皇上,娘娘,西域急报——波斯残部在敦煌城外集结,还联合了三个游牧小部族,看架势是要对敦煌动手。”
慕容冷越正帮风染霜系好披风的系带,闻言接过军报,指尖划过纸上“五万余人”“西域强弩”的字样,眉头渐渐拧成疙瘩。风染霜凑过来看,目光在“敦煌守军一万”处停住,指尖轻轻按在羊皮纸的褶皱上:“敦煌是西域咽喉,若被占了,波斯人就能长驱直入,威胁中原腹地。”
风澈刚从校场回来,甲胄上还带着雪粒,听到这话立刻上前一步,玄色披风扫过地面的炭灰:“父皇,母后,儿臣愿带两万精兵驰援!”少年眼中燃着跃跃欲试的光,这些日子跟着苏墨操练,早想在战场上证明自己。
慕容冷越却摇了摇头,目光掠过风染霜略显苍白的脸:“你母后身子还虚,雁门关需有人坐镇。我带精锐去敦煌,这里交给你们。”
“不行。”风染霜按住他的手腕,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过去,“你刚从雪山脱险,内伤未愈。再说波斯来势蹊跷,说不定是声东击西,想引你离关。”她转向苏墨,“敦煌守将是谁?可有应对之策?”
“是老将周诚,已加固城墙并向周边部族求援,只是部族畏惧波斯势力,迟迟未应。”苏墨躬身回话,“臣猜波斯是算准我们刚经战事,兵力不济,故意在敦煌造势,引我们分兵。”
风染霜走到沙盘前,指尖拨弄着沙粒,勾勒出敦煌与雁门关的位置:“正解。我们若分兵,正中他们下怀。”她抬眼看向慕容冷越,眼中闪过锐光,“不如我带一万精锐,伪装成商队从侧路绕去敦煌。周将军在正面牵制,我们从后方突袭,定能破局。”
“染霜你……”慕容冷越蹙眉欲劝,却被她打断:“我熟西域地形,当年随外祖父巡边时去过敦煌左近,绕路更稳妥。再说这些日子喝着汤药,早已好利索了。”
风澈也忙道:“儿臣跟母后同去!路上能照应!”
慕容冷越望着妻儿坚定的眼神,知道劝不动,终是取出虎符放在风染霜掌心,冰凉的铜符被他捂得温热:“万事小心。遇险立刻发信号,我即刻驰援。”又转向风澈,语气沉了几分,“护好你母后,不许冲动。”
“儿臣遵旨!”风澈挺直脊背,接过自己的佩剑。
次日天未亮,风染霜换上墨色劲装,外罩黑色披风,将银甲妥帖藏在里面。她牵着雪骢马走出帐时,慕容冷越正立在雪地里,手中捧着个铜暖炉:“路上寒,揣着暖身子。”又从袖中取出枚龙纹玉佩,“遇到部族出示这个,当年先皇曾恩于他们,或许能帮上忙。”
风染霜接过暖炉,指尖触到他带霜的手,轻声道:“你在雁门关也别太操劳,按时喝药。”
慕容冷越帮她拢了拢披风领口,目送她与风澈、苏墨带着队伍消失在风雪弥漫的官道上。直到那抹银甲彻底隐入晨雾,他才转身回帐,摊开地图,指尖落在雁门关的防御布防图上,目光凝重如铁。
队伍行至第三日,抵达月牙泉绿洲。风染霜令士兵休整,自己带着风澈和苏墨去见部族首领阿古拉。老人见到龙纹玉佩时,浑浊的眼睛亮了亮:“你们是大启皇室的人?”
“我是大启皇后风染霜。”她开门见山,“波斯若占敦煌,下一个就会吞并你们的绿洲。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联手抗敌。”
阿古拉摩挲着旱烟杆,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不是老汉不愿,只是波斯军势大,我们这点人怕是杯水车薪。”
风澈上前一步,语气诚恳:“我们只需借一条小路,再要些粮草。击退波斯后,大启定以十倍物资相赠。”
阿古拉望着风染霜眼中的坚定,终是磕了磕烟锅:“好,我信你们。让我儿子阿木带你们走秘道,粮草这就备上。”
次日清晨,阿木带着队伍钻进狭窄的山谷。两侧岩壁覆着积雪,冰棱不时坠落,砸在头盔上发出脆响。风染霜走在队首,忽然抬手示意停下:“前面有动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