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金寨砺刃 浴火重生整旗鼓
第139章 金寨砺刃 浴火重生整旗鼓 (第1/2页)然而,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就在王林以为战斗即将告一段落,部队可以稍事喘息,打扫战场,抢救伤员之时,他习惯性地再次“激活”了脑海中的活点地图系统。
地图上,代表139师和71军追击部队的绿色箭头正在向西快速移动,吞噬着代表溃散日军的混乱红点。但就在地图边缘,西方更远处,开始出现一大片密集、整齐、移动迅速的红色箭头,正朝着交战区域猛扑过来!其规模远超被击溃的第13师团残部!
“不好!”王林瞳孔骤然收缩,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新的敌军!大规模生力军!是鬼子的援兵!是16师团上来了”
从系统标注的番号和行进方向判断,这极有可能是日军第16师团的先头部队!他们来得太快了!
而此时,李云龙率领的新一旅一部和71军的部分追击部队,因为胜利和复仇的驱动,已经冲出去很远,眼看就要与这股强大的生力军迎头相撞!
“通讯员!紧急命令!”王林的声音瞬间变得无比急促和严厉,“命令李云龙、所有追击部队!停止追击!立刻就地转入防御!敌人强大援军将至!”
“命令刘根胜!立刻带领炮兵团,向前推进!给我以最快速度,接管日军遗留的、尚未完全损坏的炮兵阵地!特别是还能用的火炮,立刻检查,补充人手,准备炮击!”
“命令丁伟旅、周志明旅!向追击部队两翼靠拢,构筑阻击阵地!”
“快!要快!我们没有时间了!”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和追击的139师各部,再次以惊人的效率和纪律性行动起来。李云龙虽然杀得兴起,接到命令后还是骂骂咧咧地止住了脚步,大吼着让部队停止前进,抢占附近的高地和有利地形。71军的部队见状,虽然不明所以,但也下意识地停止了追击,开始收缩。
刘根胜则带着炮兵团的技术骨干和还能行动的炮手,疯狂地冲向那些还在冒着青烟的日军炮兵阵地。他们踹开日军的尸体,检查着一门门被炸歪、但或许还能使用的火炮。幸运的是,在张集高地,他们发现了两门150mm重榴弹炮和四门75mm山炮居然大体完好,只是炮手被炸死或逃散了,旁边还散落着不少炮弹。刘根胜立刻组织人手,一边清理阵地,一边将139师自己的山炮也拖上来,迅速构建新的炮兵阵地。
几乎就在刘根胜刚刚架好火炮,测定了粗略诸元的时候,地平线上,已经出现了日军第16师团先头部队的身影!大量的卡车、骑兵、以及行进中的步兵,黑压压的一片,带着一股刚投入战场的生力军所特有的锐气和压迫感,快速逼近。
而几乎同时,溃退下来的第13师团残兵,也如同退潮般涌向了他们的方向。
“开炮!拦阻射击!覆盖敌军先头部队前方五百米区域!打乱他们的队形!”王林通过电话,对着刘根胜吼道。
“轰!轰!轰!”
139师自己的山炮和刚刚缴获的日军重炮再次发出了怒吼!炮弹越过正在仓促构建防御工事的步兵头顶,砸向了正在展开队形的日军第16师团先头部队。
突如其来的炮火,让第16师团的日军也是一愣。他们接到的命令是急速驰援似乎遭遇麻烦的第13师团,却没料到刚接近战场,就遭到了如此猛烈和精准的炮火迎头痛击!炮弹在行军队列中爆炸,顿时造成了不少伤亡和混乱,日军的进攻势头为之一滞。
“八嘎!第13师团的人在干什么?他们的炮兵阵地为什么会被支那人利用?!”第16师团先头部队的指挥官又惊又怒。
而就在这时,李云龙和71军的部队,也利用这宝贵的间隙,大致稳住了阵脚,各种轻重火力纷纷开火,子弹如同泼水般射向试图冲过来的日军。
日军第16师团毕竟是生力军,训练有素,反应迅速。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后,立刻展开战斗队形,其所属的炮兵部队也迅速架设火炮,开始进行反压制射击。
“轰!轰!”
日军的炮弹也开始落在139师刚刚占领的阵地上和炮兵阵地周围。一场激烈的炮战骤然爆发!炮弹在空中交错飞行,爆炸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双方都试图用炮火压制对方,为步兵创造机会。
刘根胜的炮兵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操作着缴获的和自己的火炮,拼命地装填、发射、转移。不断有火炮被日军的反击炮火击中,炮手伤亡惨重,但活着的人立刻补上位置。
步兵交锋的战线更是变成了吞噬生命的熔炉。日军第16师团装备精良,士兵作战凶猛,一波接着一波地向上猛冲。而139师的将士们则依托临时抢修的工事和地形,顽强阻击。机枪扫射,步枪点射,手榴弹像冰雹一样砸下去。双方士兵在近距离互相投掷手榴弹,甚至爆发了惨烈的白刃战。战线反复拉锯,每一个小山头、每一道田埂都成了争夺的焦点。伤亡数字在急剧上升。
王林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自己的部队经过一夜激战,已是强弩之末,弹药也消耗巨大,面对养精蓄锐、兵力火力都占优势的第16师团主力,久战必失。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战场形势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日军第16师团的攻势突然减弱了。他们的炮兵射击变得稀疏,前沿进攻的步兵也开始交替掩护后撤。
原来,第16师团的指挥官在混乱中,接应到了溃败下来的第13师团长荻洲立兵及其少量残部。从荻洲立兵口中,他们得知了第13师团遭受毁灭性打击的惨状,以及袭击他们的中国军队火力凶猛、战术诡异。加之此刻遭遇的顽强抵抗和精准炮击(他们误以为是中国军队早有准备的完整炮兵集群),使得第16师团指挥官产生了误判,认为前方可能有中国军队早已设好的坚固防线和重兵集团,不敢再贸然深入。毕竟,他们的任务是援救第13师团,而不是一头扎进一个不明虚实的陷阱。在未弄清全面敌情之前,谨慎的日军指挥官选择了暂时后撤,收拢兵力,稳住战线,等待后续部队和更详细的侦察报告。
日军如潮水般退去,留下了前沿阵地前大量的尸体和伤员。
王林通过望远镜观察到日军撤退的迹象,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冷汗几乎浸透了他的内衣。好险!如果不是系统提前预警,如果不是刘根胜反应神速抢占炮阵地,如果不是部队执行命令坚决,及时转入防御,恐怕追击的部队就要被这支生力军一口吃掉了。
目之所及,尸横遍野,破碎的枪支、炸毁的火炮残骸、散落的弹药箱以及燃烧的车辆物资随处可见,无声地诉说着昨夜两场血战的惨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