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藏经阁内蕴真知
第二章:藏经阁内蕴真知 (第1/2页)文曲峰,藏经阁。
李观一立于浩瀚书海之中,非但未有丝毫怯意,反觉周身毛孔都舒张开来,一种如鱼得水的酣畅感涌遍全身。此间弥漫的并非仅是陈旧墨香,更是一种沉淀了无数岁月与智慧的文华灵韵,与他体内的“文心道种”产生着微妙的共鸣。
玄风长老将他带来此地后,便只留下一句“明心见性,道在其中”的箴言,飘然离去。接下来的路,需李观一自己去走。
他并未急于去寻那高深的修炼法门,而是从最底层、最基础的经史子集开始。他的手指抚过一排排书脊,如同将军检阅忠诚的士卒。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南华经》、《冲虚经》…《金刚经》、《心经》、《坛经》…
这些在凡间被读书人奉为圭臬的经典,在此修仙圣地,却蒙着一层薄薄的尘埃,显然已久无人问津。修仙者们追求的是速成的法诀、强力的神通,谁又肯将宝贵光阴耗费在这些“无用”的道理之上?
李观一却如获至宝。他取下一卷纸质泛黄的《论语》,寻得一僻静窗边角落,安然坐下,就着窗外洒入的天光,轻声诵读起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声音不大,却清朗悦耳,字正腔圆。奇妙的是,随着他的诵读,他周身那温润的“文华灵韵”竟似乎活跃了几分,丝丝缕缕,如同受到吸引般,自发地向他汇聚,透过周身毛孔,缓缓渗入体内。
他并未运转任何功法,但丹田气海之中,那枚由“文心道种”衍生出的、虚幻的灵力种子,竟自行旋转起来,将渗入的文华灵韵吸纳、提纯,转化为一丝极其精纯、平和中正的乳白色灵力!
这丝灵力虽微弱,却与他神魂无比契合,运转间毫无滞涩,更带着一种明理、睿智、坚毅的特质。
“原来如此…‘读书养气’,古人诚不我欺!”李观一心中明悟,“我之修行,无需刻意引导,读书明理本身,便是最好的修炼法门!这文华灵韵,便是最适合我的天地灵气!”
他沉下心神,完全沉浸在经典的义理之中。读至“吾日三省吾身”,他便反思自身今日言行可有不当;读至“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他便思索往日是否有多言躁进之时;读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对自身“无知”的惶恐便消散几分,转而生出求知的渴望。
不知不觉,日已西斜。他竟在此诵读了一整日,非但不觉疲惫,反而神清气爽,目光更加清澈明亮,体内那丝乳白色灵力也粗壮了不少。
正当他准备合上书卷时,阁楼楼梯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和略显张扬的交谈声。
“啧,又来这破地方找那本《基础符箓大全》,真是晦气。”一个声音抱怨道。“忍忍吧,谁让术法阁的那本被王师兄借走了呢。赶紧找到走人,此地一股迂腐味。”另一人附和。
却是两个身着内门弟子服饰的青年,一人面色倨傲,一人眼神闪烁。他们显然也看到了窗边的李观一,见他衣着朴素,面生得很,还拿着凡俗的《论语》,脸上便露出毫不掩饰的轻蔑。
“哟,新来的杂役?还挺用功,看这闲书呢?”那面色倨傲的弟子名为赵虎,调侃道。
李观一抬起头,神色平静,放下书卷,微微颔首:“二位师兄有礼了。在下李观一,并非杂役,乃玄风长老新收入门的弟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