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我还能说什么呢
第二十二章 我还能说什么呢 (第1/2页)赛季过半,德州理工学院已经从一支普通的强队,蜕变成了一支令全美瞩目的热门球队。
在红色袭击者队的历史上,还从未有过像徐凌这样,引起职业篮球界如此广泛关注的未来之星。
对阵德克萨斯大学的比赛中,徐凌投出的那记超远三分绝杀,使他成为了一个注定的乐透秀。
如今,没有任何球队敢再小看他们。这使得他们从挑战者的位置一跃成为了被挑战的上位球队。
一周之后,他们来到客场里德体育馆,参加本赛季对阵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第二场比赛。
上一次,他们在主场大胜农工大学,徐凌对阿西·劳的防守令球探们震惊。
连阿西·劳自己都没想到会被限制成那样。
打完农工大学之后,徐凌的选秀模板便被换成了罗恩·哈珀。
有趣的是,在杜兰特头上命中绝杀之后,球探对他的评价再次提升,连带着他的选秀模板的设定也有所争议。
一些人认为徐凌上限乔丹、下限哈珀,但有部分严谨的球探认为,乔丹并不是一个合适的模板。虽然他或许能成为大学篮球界的乔丹,但他的打法和乔丹其实很不一样。
大学时期的乔丹多多少少被迪恩·史密斯的四角进攻绊住手脚,投射能力也还没完全开发出来。倒是突破能力可谓举世无双,基本是在超出其他人一个频率的波段里打球。可突破并不是徐凌的强项,或者说,相比起投篮,突破在徐凌的进攻选择中并不靠前。
因此,科比可能是更合适的模板。
争论之中,徐凌的模板最终定为:上限科比,下限哈珀。
这么看,总算有点超级选秀大年前十顺位妖星的架势了。
毕竟球员的模板并不代表球员最终的高度,它只是球探对于他们技术路线的一种设想。
风雪哥杰伦·格林选秀时号称“上乔下科”,传奇打工人本·西蒙斯被誉为“更高大的詹姆斯”。最离谱的是,当安东尼·本内特意外成为状元时,还有球探找补道:“不是最合理的选择,但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本内特是本届选秀班唯一可能在NBA场均得到20分的球员。”
但最终,球员的发展还是取决于个人奋斗。
再次对阵农工大学,红色袭击者队的球员在心理上已经不像第一次那么紧绷了。
因为他们知道阿西·劳是可以被限制的。
今晚,徐凌再次被派去对位劳。
今次再见,劳已经不像之前那么轻佻:“看见你对长角牛队做的事,我觉得我的遭遇也没那么难以接受了。”
“说的也是。”徐凌用和善的语气说了句诛心的话,“毕竟你们很难把比赛拖到最后。”
这话说得劳脸色一黑。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享誉全国的后卫。本届选秀除了迈克·康利,能稳稳入选乐透的控卫也就他了。论选秀行情,他不比徐凌差多少,此刻自然不能弱了气势。
对徐凌的话语,他只是冷声回应:“走着瞧!”
比赛开始之后,农工大学势头强劲。他们吸取了上一轮失利的教训,尽可能多地从劳身上发起挡拆,而不是让他陷入与徐凌一对一的境地。
这么做固然可以放大劳的组织能力,但也很依赖队友的发挥。
场边的奈特看到农工大学如此安排,便断定他们输定了。
“如果我们只是单靠伊莱的防守,也绝对走不到今天这一步。”奈特一针见血地说。
徐凌除了防守之外,还会主动持球进攻。
他其实很在意专业人士的评价。
这几天,他一直听球探说他的突破能力不行。真不行吗?他非要试一试。
徐凌减少投篮,增加大量的持球突破。
答案确实是——一种别扭的“行”与“不行”。
相比乔丹那种依靠绝对速度和爆发力一步过人的禽兽级突破手,徐凌更依赖节奏变化和投篮威胁创造的通道。他能凭借出色的球感和预判为自己创造出良好的起步空间和突破机会。
真正的挑战,在于他如何运用这具全新的身体去完成最后一击。他时常能感觉到一种奇妙的“时差”——他的大脑发出了一个指令,但身体执行的却是另一个更深层的、源于前世记忆的本能。
他会下意识地在对抗中调高出手弧度,会习惯性地选择更快的低手舔篮,这些都是过去在巨人丛中生存的宝贵经验,是为了躲避封盖而形成的肌肉记忆。
如今,这些技巧依然有效,但在他198公分的身高和212公分臂展的加持下,这些动作有时显得过度谨慎甚至效率不足。他明明可以凭借高度和臂展更轻松地放篮或直接对抗终结,身体却偶尔会选择更复杂、更巧妙的闪避方式。
他还需要更多的比赛和对抗训练,来重新校准自己的“身体使用说明书”,将顶尖的技术意识与顶级的身体天赋彻底融合。
不过,对一名还不满19岁的大一生来说,他展现出的突破欲望、创造机会的能力和多样的终结尝试,已足够令人惊喜。
当晚,徐凌通过突破和分球,以及零星的外线投篮,已经接近20分。
一次死球间隙,徐凌走到队长贾里乌斯·杰克逊身边。
“队长,”徐凌低声说,语气里没有炫耀,只有冷静的分析,“他们换防的时候很犹豫。下次你给我做掩护时,别急着顺下,假装要拆开,然后直接弹到三分线外。阿西·劳肯定会去扑我,我会把球传给你。”
杰克逊将信将疑。但几个回合后,机会果然出现。徐凌突破吸引包夹,劳果然如徐凌所料,放空了原本准备顺下的杰克逊,扑向徐凌。徐凌看都没看,一个背后击地传球,精准地将球送到悄然退到三分线外的杰克逊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