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七玄招徒
第三章 七玄招徒 (第2/2页)二柱子怯生生地跟上,手指绞着衣角细声道:“李二柱,九岁。”得米袋后,他激动得眼圈发红,抱着米袋不停跺脚。
轮到石头时,他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周藏岳,七岁。”这是爹取的大名,寓意藏岳纳川,如今却连藏粒米都难。
高传武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这孩子瘦得惊人,破衣烂衫难掩骨子里的韧劲,尤其那双眼睛。“住处?”
“崖下窝棚。”
高传武颔首,帛书上墨迹自动浮现。
身后忽然传来丫丫的哭腔。四岁的小丫头被李婆婆牵着走来,洗得发白的小花袄上补丁摞补丁:“哥哥,我也要报名!”她仰着满是泪痕的小脸,手里紧攥着那块带花纹的卵石。
石头急忙蹲下身擦她的眼泪:“丫丫还小,等长大再去。”
高传武却微微俯身:“无妨,让她明日也来试试。”示意弟子分给丫丫小半袋米,“孩子,你叫什么?”
“周蓉。”石头代答,这是娘盼着妹妹能如芙蓉花般美丽的心愿。
丫丫破涕为笑,紧紧抱着小布兜:“谢谢仙师哥哥!”
归途上,领米的队伍排成长龙。王屠户家的胖小子插在队伍中间,十岁的体格比同龄人壮实不少。王屠户拎着棍子站在一旁,恶狠狠地瞪着排队的孩子,见到石头时尤其瞪得凶悍。
“石碑的事千万别声张。”狗蛋凑近低语,“今早我看见王屠户在潭边转悠,说要等仙师来看石碑换赏钱呢!”
石头握紧竹篮:“不说。”那石碑早已恢复原状,石符却在他胸口日夜发热。
二柱子抱着米袋步履轻快:“石头哥,你说测试会考什么?仙师会飞,是不是要考咱们跳高?”
石头摇头,放缓脚步等丫丫跟上。小丫头紧紧攥着米袋,生怕丢了一粒米。
窝棚前,母亲倚门而立,脸色苍白如纸。“怎么去了这么久?”她接过竹篮时指尖微颤,触到竹刺也浑然不觉,“真报上了?”
“嗯,狗蛋和二柱子也报了。”石头抱起丫丫,“娘放心,选上了师门就按月发粮。”
母亲抚摸着他的头发,眼角泛泪:“好,娘等着。”忽然注意到他手背的红斑,“这是?”
“酸枣刺划的,过两天就好。”石头将手藏到身后。
母亲不再多问,转身将米倒入陶罐:“晚上煮粥,给你和丫丫多盛些,放两个野枣甜甜嘴。”
灶房很快飘起米香,丫丫坐在灶前小板凳上,时不时掏粒米含在嘴里,小脸蹭得灰扑扑的。
日头当空时,晒谷场人群渐散。高传武仍立在老槐树下,白衣不染尘埃。蓝衣弟子低声询问:“传武师兄,这批孩子可有看得过眼的?”
高传武望向泰山方向,云层中似有流光转动:“那个叫周藏岳的孩子...手背上的印记颇为奇特。”
蓝衣弟子望着眼前这群瘦骨嶙峋的孩子,低声对身旁的高传武嘟囔道:“师兄,这光景……和昨日在泰山深处那个山村一模一样。大灾之年,孩子们个个面黄肌瘦,眼瞅着能站着喘口气的,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高传武不语,目光落向崖下摇摇欲坠的窝棚。那孩子眼中的韧劲非同寻常,只是太过瘦弱,能否通过测试尚未可知。
“明日便知分晓。”高传武袖袍轻拂,白玉桌案化作流光消失,“分发完毕即刻前往下一个村落,旱情严峻,不得延误。”
窝棚里,石头帮着母亲盘草绳。丫丫举着那块青黑色卵石对着阳光打量,石头上白色纹路竟泛起微光,与石头手背的红斑隐隐呼应。
“哥哥,这石头会发光!”丫丫惊喜地叫起来。
远处忽然飘来苍老的吟唱声,如泣如诉:“河龙眠,玄门开,稚子心,盼春来......”
风从窝棚缝隙钻入,吹得油灯摇曳不定。石头按住胸口,那暖意随着歌声轻轻跳动。窗外星子渐明,如同撒落天幕的碎钻。
不管明日测试为何,他总要一试。为了母亲,为了未出世的弟弟,为了丫丫,也为了这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暖意。
“再大的苦也得嚼嚼咽了。”他轻声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