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陆大神虐菜小许霖!
第240章 陆大神虐菜小许霖! (第1/2页)“如果真是针对特定‘富人’群体,他应该有更明确的目标区域,比如高级健身房入口、豪华公寓附近的步道。’
‘他的行为更像是对‘社会公共秩序’本身的恶意挑战,或者享受伤害随机陌生人带来的快感,而非单纯的‘仇富’。”
“其次,‘对公园熟悉’不一定来自职业。一个喜欢在公园发呆、观察的流浪汉,一个每天穿行公园上下班的公司职员,一个经常来遛狗的老人,甚至一个借助卫星地图进行‘线上勘察’的人,都可能对公园布局了如指掌。仅凭‘熟悉’就锁定保安,范围太窄,容易遗漏。”
会议室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显然陆诚的分析更贴合他们的实际办案经验——动机不能想当然,排查范围宁可广不可错。
“第三,关于作案时间。推断‘周四下午不值班’,是基于虹湖公园刀片案发生在周四下午。这个推断的前提是,两案是同一人所为,并且案犯只有在‘不值班’的时候才能作案。”
陆诚看向之前提到刀片案的民警,“请问,虹湖公园和黎明公园的监控排查情况如何?是否有发现同一可疑身影?是否能确定刀片案就是周四下午放置的?刀片是否可能更早之前就被放置,只是周四下午才被发现?”
那位民警愣了一下,尴尬地摇摇头:“这个…虹湖公园的监控有盲区,没拍到可疑人员。发现时间是周四下午,具体放置时间无法精确。”
“所以,‘周四下午不值班’这个点,基础就不牢固。”
陆诚一针见血,“即便两案是同一人,也无法确定他就是在周四下午作的案。他甚至可能是在夜深人静时行动。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时间点,去反向筛选一个不确定的职业,风险很大。”
许霖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了,交叉的手指也不转动了。
不少人点头,陆诚这么一分析,许霖的犯罪心理学推理,漏洞不是一般的大啊。
“最后,关于性格和成长经历。急躁脾气、年少违纪、家庭变故、情感简单……这些特征确实常见于很多罪犯的背景调查中。”
陆诚的语气放缓了一些,更像是在探讨,“但,犯罪心理侧写的艺术在于‘可能性排序’,而不是‘特征罗列’。”
“我们现在掌握的信息,远不足以支撑如此具体的人格描绘。这些特征几乎可以套用在很多青少年犯罪或冲动型犯罪者身上,缺乏本案的‘特异性’。比如,‘涂绿漆’这个行为,体现出的耐心和策划性,就与你描绘的‘急躁’形象存在一定的矛盾。”
陆诚放下笔,看了眼苏清舞,道:“苏队,那我总结了?”
苏清舞点了点头,她相信如果秦勉在这里,估计也没他什么事儿了。
陆诚把他们的活儿都干完了,而且是出色地干完。
苏清舞心说,我这副队长让你干得了。
“你总结吧。”
陆诚点头,接着说道:
“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更应该做的,不是急于给案犯画一幅过于具体的‘肖像’,而是应该立足于现有的、确凿的证据和线索,脚踏实地地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