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被休后,崔娘子的起居日常 > 第301章 进京

第301章 进京

第301章 进京 (第1/2页)

京城这地界繁华是繁华,但京魏对这里并没什么好感,自打京晁死后,他更是连做生意都没亲自来过。
  
  原本他也以为自己此生都不会踏进这个地方了,但很显然计划赶不上变化,再次回到京城,他的身边有娇妻爱女陪伴,竟也没有想象中的难受。
  
  崔云舒是个小话痨,坐在爹爹怀里好奇的东张西望,时不时发出十分惊奇的赞叹声。
  
  城门负责检查进出的士兵都快被逗笑了,朝廷给崔清漪晋了县主,按照规矩崔清漪是要亲自过来谢恩的。
  
  原本陛下体恤,东平到京城路途遥远特意免了,但崔清漪想着如今都已经混到了这个地步,若还是固执守着东平县的一亩三分地今后难免受限,再说她也该到陛下面前表表忠心了。
  
  县主要带商队来京城的事情礼部的范郎中早就报了上去,这几年芦花白在京城也十分的畅销,但芦花镇的很多东西京城的官员和百姓也都是从其他商队那里得来的,因此大家对于芦花镇这个所谓的商品集散中心很是好奇。
  
  就连陛下得知东平县主来谢恩,顺带带着商队过来还亲自吩咐了礼部和京城兵马司的官员好生招待。
  
  京城城门的守卫归兵马司的人负责,因此对崔清漪一行人十分礼遇。
  
  瞧着长长的队伍,范郎中带着一名年轻的官员走了过来,“县主,商队的检查怕是还需要一会儿,不如您先跟随下官前往驿站安顿,至于商队的人员和货物,下官也会安排妥当的。”
  
  她们这趟出行带了多少货物崔清漪心中有数,她也没准备在城门口傻等,闻言道:“范大人做事最是稳妥不过,商队便拜托大人了。”
  
  听着崔清漪的话,范郎中面上带笑:“下官必不辜负县主的信任,这是小秦大人,接下来他会住在驿站,您有任何事情都可以吩咐他。”
  
  小秦大人朝着崔清漪行了个礼。
  
  这位小秦大人的官阶明显不高,让崔清漪说大抵像现代刚进入实习单位的实习生,专门做些跑腿打杂的活计。
  
  就是小秦大人这跑腿的活计略微高端一点,毕竟人家面对可是礼部和不同身份的贵客。
  
  双方商议好,崔清漪分了一部分侍卫跟着商队,自己和京魏则带着桃枝等人前往驿站。
  
  京魏一路上除了和怀里的孩子说话其他时候都显得十分沉默,崔清漪发现了却没主动询问是怎么回事。
  
  京城的驿站和别处的驿站区别很大,不仅坐落的位置距离皇城不远占地面积也十分的广,崔清漪作为县主单独分到了一个院子,行动起居十分的方便。
  
  范郎中离家许久,将崔清漪一路送到驿站后便迫不及待的回了家,留下小秦大人随时听候差遣。
  
  崔清漪这里早不像从前,能使得的人很多,瞧着时间还早崔清漪便问起了秦大人进宫谢恩的安排,你还别说即将要见到这个封建王朝最高的统治者,崔清漪真是有些紧张。
  
  小秦大人一板一眼:“回县主的话,按照流程,您今日可先在驿站休整,明日一早下官会同范大人陪同您一起进宫给陛下请安。”
  
  崔清漪还以为今日就得去,这么一想瞬间觉得陛下真是善解人意。接连在路上走了许多天,即便她县主规制的马车大而舒服,但一路上颠下来也有些撑不住。
  
  他们这队伍里唯一还精神饱满状态极佳的大概就是京魏,他正一边一个抱着孩子们介绍着驿站的建筑和布置。
  
  因着崔清漪到底是出身民间被册封的县主,宫中又规矩繁多,礼部专门安排了人过来给崔清漪说些进宫的忌讳和规矩。
  
  崔清漪十分爱惜自己的小命,认真学习不敢有丝毫松懈,翌日一早刚刚睁眼就在回想,昨日那礼部的官员有没有说过她进殿之前要先迈哪只脚?
  
  伺候他梳妆的桃枝和翠嬷嬷都被逗笑了,翠嬷嬷一边整理县主的命服,一边安慰崔清漪:“您不用太紧张,我和桃枝都陪着您呢,再说咱们陛下最是仁厚,即便是有小的差错也不会降罪的。”
  
  桃枝点头附和,毕竟当今陛下的仁慈宽厚世人皆知。
  
  京魏早就收拾好坐在一边看着两个孩子的同时看崔清漪梳妆,一起生活了这么几年,他很少见到崔清漪有紧张的时候,觉得分外新奇。
  
  他想的是崔清漪这个县主的名头和那些靠着家族荫封的人不同,两次进献高产量粮种,于国于民都是天大的功劳,即便是封个郡主的名号都使得,若是因为一点规矩问题被降罪那才是真正的没天理。
  
  崔清漪在西洋镜里瞧见了京魏脸上的笑,暗戳戳给他记了一笔,她原本对探究京魏的过去没什么兴趣,但谁让这人笑话她呢。
  
  时辰一到,范郎中带着小秦大人准时等在驿站门口。
  
  这趟进宫比崔清漪想象的隆重,瞧着停在驿站门口的华盖马车,崔清漪几乎想回头问问,‘这玩意确定没有逾制,她在京城应该没什么仇人能买通礼部的人给她使绊子吧。’
  
  京魏不着痕迹的在她腰上托了一把,等着反应过来,崔清漪已经稳稳当当的坐在了马车里。
  
  透过车帘,看着骑在高头大马上跟随的男人,原本紧张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这趟进宫这一路无比的顺利,当今陛下年事已高,但确如外界传闻的一般宽厚仁德,针对芦花镇的发展问了崔清漪许多的问题。
  
  最让崔清漪感受到压力的竟然是整整齐齐坐了一排的陛下的儿子们,毕竟当今陛下问自己一句就要随即朝着几位人中龙凤提问。
  
  每当询问的问题角度刁钻时,崔清漪甚至都能感受到来自某一位倒霉蛋怨念的眼神。
  
  就比如:“陛下,臣今日回去就在府上开一片地,一定亲力亲为感受百姓的不易。”
  
  崔清漪......真的真的大可不必!
  
  尴尬之余,崔清漪对大晋这位最高掌权者十分有好感,自古帝王多猜疑,尤其是迟暮之年的帝王,面对年富力强的儿子们其实很难保持平常心。
  
  (补第二章,2000字)
  
  可这位陛下,从崔清漪的角度看过去他鬓边白发丛生,面对自己的孩子们时面容严厉眼中却不失温和。
  
  说起来有些讽刺,崔清漪两世为人竟都是父母亲缘浅薄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