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悄然分化
第271章 悄然分化 (第2/2页)芦花镇的宗祠里香火绵延,可人们的心里却沉重的像是套上了无形的枷锁。
相比较,学堂那里就没什么特殊的形式,由张夫子带着学生们祭拜圣人后便正式开学了。
瞧着自家的姑娘小子跨进了学堂,男人们还因为刚刚在宗祠的事情心情沉重,女人们倒都是喜笑颜开。
有那性格外向的不禁说道:“哎呦,多少年了,咱们芦花镇也有了学堂,还是乡主有办法。”
这话一出,引来不少人的赞同。
有那如今在家里当家做主的妇人瞧着那些个蔫头耷脑的老爷们,高声道:“可不就是,我现在算是看明白了,靠那些个没用的老爷们,咱们和孩子这一辈子也瞧不见人家读书人是个什么模样。
咱们以后可得看好自家的孩子,别好好的孩子让那些个不知好歹的给教坏了。”
这些个妇人可都是前些时日出来找活干的人,正所谓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崔清漪只需小施手段,便让这些个妇人站在自己这一边。
事实上,不管男人女人,不管哪个时代,你手里握着银子就有话语权,在崔清漪手底下干活,银钱都是直接结给干活的人。
若是哪家传出因为银钱干仗的,只要你到乡主面前告状,不出几刻钟那闹事的人便会喜提劳役。
这样一来,即便是妇人也能守住自己的银子,一来二去的便有更多的人站在乡主这一边了。
崔清漪一直在分化,重组芦花镇的权力体系,只是现如今还没人能看清楚这点。
京魏近日忙的厉害,接到崔清漪的书信请他想办法帮忙运茶树苗和桑树苗回来,银子先欠着。
京魏没觉得有啥,他手底下的掌柜们也不觉得有啥。
反正他们东家都是乡主的人了,那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而且乡主好不容易请他们东家办事,别说什么银子不银子的,便是一分没有他们也得将这事儿给乡主办的漂漂亮亮的。
虽说是忙,但京魏也是时时刻刻关注着崔清漪这里的动静。
瞧见她先是找了范匠人,又找了齐墨轩,最后甚至找了龚绣,就是没想起来找他这个未婚夫,京魏这心里就不大得劲儿了。
直到接到崔清漪的亲笔书信,心情这才由阴转晴,甚至颇为自得,不给银子好啊,一家人说什么银子不银子的。
高高兴兴出发办事去了。
芦花镇
宗祠外如今专门空出块地方,乡主这里要是有什么事情,便会在这处贴告示出来。
之前做工吃到甜头的百姓们也养成了习惯,只要有告示便急忙过来看,“去山里挖树坑,一天二十文?”
小何文书负责为百姓们解惑:“是的,一天三十个树坑可得二十文工钱,超出的两个树坑便算一个铜板,想干的就在我这里报名。”
这有啥不能干的,挖几个坑一天就能挣二十文,这可比出去外面找短工挣得多。百姓们纷纷涌上去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