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太后娘娘的褒奖
第123章 太后娘娘的褒奖 (第2/2页)太后又是笑了笑,示意皇帝再看看。
两个宫女调换了位置,将百寿图的另一面露了出来。
半晌后,皇帝哈哈大笑:“我大晋真是人才辈出,可喜可贺。”
寿王妃进宫后也对东平县进贡的双面绣百寿图赞叹不已,她这人一辈子精研绣技,就是成了寿王正妃也没落下手里的功夫,如今京城各家还都以家中有一两幅她曾经的绣品引以为荣呢。
可她做了一辈子绣活,也没想到这绣品还能做成这个样子,说一句巧夺天工都不为过。
寿王妃心动不已:“太后娘娘,这绣娘技艺不凡何不将她召到京城,届时弟妹我也能腆着脸学上一学。”
寿王妃没别的意思,她单纯就是见着厉害的技艺手痒。
太后伸手点了点她:“你可算是承认这天下有人刺绣的手艺强过你了?”
寿王妃浑不在意的摆摆手:“太后您可别打趣我了,咱们大晋在陛下的励精图治下四海清明,人才辈出,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叫后浪拍前浪,我就是那前浪。”
寿王妃不仅刺绣的手艺精湛,这说话的艺术也是一套一套的,几句话不仅恭维了皇帝和太后,又将自己的位置始终摆在下首,也难怪太后喜欢召她进宫说话。
等着笑够了,太后才继续说道:“让她来京城怕是不能,砚修说了这绣娘在东平县开了一家女学,专门给女子们传授刺绣,左右宫中不缺绣娘,就让她待在东平县吧。”
这也是周砚修在给太后娘娘的私信里专门说过的,他觉得太后要是喜欢这双面绣大可以从宫中挑两个绣娘到东平县去学,至于崔清漪在绣品完成的时候他就问过愿不愿意随贺礼一道前往京城。
等着贺礼呈上去,太后娘娘一高兴八成会留她在宫中,但崔清漪当场就拒绝了。宫中规矩繁多,她好端端的为何非要去那里受罪。
左右崔清漪愿意将双面绣拿出来教给其他人,周砚修也没为难她,并且出于对自己治下百姓的维护,替她在太后面前美言了几句。
寿王妃一怔,“这绣娘竟有如此胸襟,愿意将自己的绝技传授给她人。”
时下人们但凡身有绝技,都恨不得捂得紧紧的,就连寿王妃初初跟着师傅学习刺绣时也被诸多为难,如果不是她心性坚韧又肯动脑子自己琢磨,怕是最后也一事无成。
所以这也是寿王妃都到如今这个地位了还肯见那些带着绣品上门的千金的原因,她总想着万一有人真的愿意学呢。
大家都是女人,太后又有心想给亲侄子周砚修做脸,加上寿王妃在一旁建议,还没等寿宴开始,一道褒奖的懿旨便拟好了。
崔清漪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蜗居东平县,这辈子还有机会见到天家来使。
秦姑姑匆匆忙忙从县衙赶回来说是让她准备好接旨的时候,崔清漪整个人都是懵的,要不是看秦姑姑的脸色知道最起码不是掉脑袋的旨意,她八成会腿软到不行。